第四十四章:醍醐灌顶
作者:李唐      更新:2019-09-20 14:42      字数:2558

陈济仁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

要想更多地去帮助这些老人和孩子,帮助更多应该被帮助的人,必须学会借力。

经过和周福海请教,陈济仁了解到,在这件事上,可以求助行会、公会的力量。

通俗的理解,行会包括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是城镇工商业者为保障本行业和行业成员的利益建立的行业同盟组织。

杭州的行会大约出现于唐代,自南宋转盛。行会订有“行规”,定期聚会。

行会组织,历代在名称上有所不同,明清时不称行会,而称“公所”“会馆”等,民国以后,又改称为“同业公会”。

民国时期,杭州市各商业公会,都约定俗成订有同行规约。

主要内容有:凡商业欲开新店或分店,须向公会领取会员证方准营业;

凡同业应交纳公会月费,按月交纳,不准拖欠;

凡非加入同业公会的会员,不准兼售、专营本业货物,以清界限;

凡同业行家不准兼理店铺营业,店铺不准兼理行家营业;

凡新开同业商店,须离原有老店左右前后各十间门面,方准开店营业……

这些行规既是社会性的,又是互助性的。这是行会经济组织职能的本质,也是行会的基本特征。

各商业公会集会地点,大都选定在各业祖师神庙,定期聚会。

…………

第二个可以求助的,就是会馆的力量。

民国年间杭州的会馆,可分为省馆、市(州)馆、县馆三级,但名称和内容呈交错状。

如最大的四明会馆,以宁波籍人为主,也包括浙东的余姚、舟山等地区的人,有省馆的性质;

又如,坐落在管米山的山陕甘会馆,含三个省,本应属省馆,但实力仅相当于县馆;

再如,坐落在柴垛桥的徽州会馆,以徽商为主体,经济实力强,实即安徽会馆。

市(州)级会馆有扬州会馆、温州会馆等。县馆有奉化同乡会、新昌会馆等。

杭州会馆在民国初年时,开始由宅舍乡馆向经济性的行馆、行会转化。

因为这个时期杭州工商业发展较快,有了建立行业会馆的需要;同时,以前一向以为同乡考生提供方便的功能日见消退。

于是,有些会馆或同乡会就逐渐增加了商业的功能,一些新建会馆,大多以行会的形式(名称)称呼。

为了商务上的便利,行业会馆出现或相对集中,或依附于茶楼酒肆。

如上城地区的行宫桥河下,有药业会馆等一些大会馆。

又如,柳翠井巷一带,集中了珠宝会馆、钱业会馆等多所。

…………

那时候杭州的会馆,大致有行业联络型和同乡联络型两类,或两者兼有。

比如行业联络型会馆。

主要是同行之间作为交流信息、接治贸易、商议事务的场所。

这类同业会馆中,如绸业、木业、盐业、蚕业等,还办有子弟学校以及资助贫病等公益、善事业。

经费由所属各商行分担和热心人土赞助,后来发展成为各种同业公会。

还有同乡联络型会馆。

因杭城为省会、商业中心,同乡会馆林立。

这类会馆主要以某一地区、某些行业的人为主,既同乡又同业。

如安徽会馆以典当业为主,金华会馆以旅杭木匠、泥水匠和成衣业为多,宁绍会馆以金银业、烟酒业等居多。

平时,除按期举行同乡会外,还帮助外来枕州的同乡安排食宿,解决特殊困难。

每逢岁时节日,同乡会办有团聚活动。

通过周福海的关系,陈济仁分别结识了杭州市医学分会、浙江省中医协会、杭州国药业公会、杭州药业职工会等相关组织的一些人士。

通过对这些人士的结识,陈济仁逐步认识到抱团的力量。

…………

在这期间,陈济仁在父亲的介绍下,拜访了当时杭州的很多名医。

这其中,就有叶熙春先生。

提起叶熙春,陈济仁当然是如雷贯耳。

小时候,父亲陈天寿就告诉自己,叶先生博览医书,对宋、元、明、清医学名家专长兼收并蓄。

同时,叶先生精学现代医疗技术,注重卫气营血与六经结合,辨证施治。

叶先生精通内科、妇科,对外感时症、内伤虚痨、痰饮诸病诊治,均有独到之处,每治都有奇效……

叶熙春尤为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医者仁心。

叶先生行医对贫困人家不定金额,考虑到有些人囊中羞涩,就关照不管病人有钱没钱,包个红纸包就行了。

因为纸包包住了,就不知里面是银元还是铜钱,看完病把这红纸包往一堆纸包里一扔就行。

有时一只红纸包拆开来,只有几颗小石子。尽管这样,叶熙春也并不以为然……

对特别贫困的病人,叶熙春让他们连红纸包也省了,开了药方,在其上面盖个特别印章,即可到指定药店免费配药,月底时由药店凭方子跟叶熙春结账收钱……

得知天禄堂要在杭州建厂,叶熙春先生大加赞赏。

“中医先生再辛苦,一天只能给数十人看病;药厂不一样,能造福天下千千万万人。”

但叶熙春同时告诉陈济仁,“中医先生”才是我们这种人的本行。

古人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元代戴良说,“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这些都是大道理。

叶熙春告诉陈济仁,做好“良医”,并不简单。中医讲究“十年读书,十年临证”的工夫,读书是掌握理论,临证是运用理论于实践。

如不掌握一定的理论作为实践的根本,比如初学皮毛,辄尔悬壶,无疑是草菅人命。

反之,如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没有实践经验,纸上谈兵,又易误事,而且理论水平也难于真正提高……

陈济仁听闻之下有醍醐灌顶之感!

自己这几年一直忙着药厂的诸多事宜,极少和病人面对面去坐诊。自己夜深人静的时候偶然想起,也确实有“荒废本业”的惶恐。

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正在刻苦钻研的微丸,陈济仁也顿有所悟:微丸的研究一直进展不大,是不是和自己长期“荒废本业”有关?

叶熙春先生告诉陈济仁,作为一位中医先生,要学习和实践,还要研究和总结。

叶熙春告诉陈济仁,他至今记得一位前辈评价别人的话:“医贵能多读书,及有能治病之证据,验案类编,从实验中来,实深钦佩。”

“对你来说,一边做先生,一边开药厂,‘验案类编’的好处,不仅仅是总结与交流,还在于结合现实将验方检验,以及在实践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面对这些推心置腹的教诲,陈济仁点头称是!

“济仁,今年我要到上海行医了。山水再相逢,我们肯定还有机会再相见。”叶熙春有些遗憾地说。

“眼光的高低决定成事的大小。”

叶先生的一番教诲,点拨了陈济仁平衡医者和商人角色的担当,拓展了陈济仁作为医者与商人的视野与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