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188

摄部事刘瑾也认为由他掌握部事可以放心屡次派人与李东阳商议。李东阳以“无此例”回绝刘、焦二人还要纠缠李东阳举出三点说明此二事实难兼摄。其一内阁佐天子出令吏部拟升调官间有可否难道自拟议之又自可否之?其二吏部廷跪承旨内阁班立听若相兼摄将出跪而更起立邪?其三部事差谬章奏错误则要回话认罪直至罚俸。那么作为阁臣也要随同认罪乎?焦芳想了想确实有道理便辞去了部事。再者四川镇守太监罗籥要求便宜行事之权。这实际上是刘瑾的意愿。

李东阳力言不可说:太祖定官制在外三司都司管兵而不管钱粮布政司管民而不管军马按察司管纠劾刑名而不管军马钱粮其权分而不专。后来的巡抚、总兵、镇守内臣等抚安军民防御贼寇其权虽同而不专。“若并付镇守衙门任其进止非唯事体不便恐镇守一人亦自担当不起。”3镇守内臣便宜行事一款终未如刘瑾愿施行。

当然在刘瑾权势极大膨胀的形势下更改吏部尚书人选和限制镇守内臣权势只能是“小有剂救”。李东阳的最大作用则在于保护了一批被治罪的官员。如果不是他勉力调节会有更多官员死在刘瑾的严厉打击下。正德二年(15o7)闰正月由刘瑾定罪尚宝司卿崔璇、湖广副使姚祥被枷于长安左右门外工部郎中张玮枷于张家湾期限为一个月。刘瑾创用一百五十斤的大枷受刑者不数日则死。1五天后李东阳等进言崔璇等“各人所犯自有本等罪名。若枷号乃至重之典死生系焉”此三人“以侍从部署亦曾效微劳一日不谨致罹重法命在旦夕实可矜怜”。他希望武宗“少霁威严特加宽贷或遵法司依律问拟则轻重适中恩威并著既已见爱民之仁亦不失待士之体”。又过了五天对崔璇等“姑从轻释铁岭卫永远充军”2。

次年六月生匿名文簿案。刘瑾召百官跪于奉天门下至暮执三百余人送镇抚司究问。李东阳奏:“匿名文字出于一人其阴谋诡计正欲于稠人广众之中掩其形迹而遂其诈术也。各官仓卒拜起岂能知见?况一人之外皆无罪之人今并置缧绁互相惊疑。且天时炎热狱气薰蒸若拘挛数日人将不自保矣。”他提出先将众官释放再密加体察置之典刑3使得大批官员所面临的危难局面有所缓解。

正德四年(15o9)闰九月刘瑾欲置平江伯陈熊于死地。李东阳力争。

刘瑾说陈熊所犯罪重不宜姑息。李东阳说:“某诚姑息但非姑息陈熊乃姑息陈瑄耳。”陈瑄是第一代平江伯通漕运有大功“每岁四百万石至京师诚国家万世之利也”。陈熊被革爵免去一死1。应当说明陈熊贪黩殃民他被惩治“人无惜之者”2。但李东阳的争辩有很强的制约力这也就是刘瑾在一些场合不得不接受他的意见的原因。

罚米实边是刘瑾处治官员的一大举措不少人为此而破家。李东阳婉转劝解说:“其在边关多劳少益不若原籍预备仓上纳却为实用。”这3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1 《明史》卷九五《刑法三》。

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3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1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2 《明史》卷一五三《陈瑄传附陈熊传》。

一改动3使得受罚者免却输边之劳阴受其福。

另外像刘大夏、杨一清以至刘健、谢迁等也因为李东阳从中斡旋才避免了更大的灾难。特别是杨一清后来清除刘瑾他立有大功。可以说这也是李东阳无意中促成的一件大事。

尽管如此当去不去并且与刘瑾之间有某种说不清楚的关系不但在某些人看来而且在李东阳本人看来都是一个污点。无怪乎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人提及此事他就“痛不能已”④。

剪除刘瑾以后作为辅李东阳的日子还是不好过。一方面言官追究他与刘瑾的关系甚至把他列为刘瑾党人另一方面武宗仍然常住豹房仍然任用宦官。从正德七年(1512)开始他又对边军和边将感到兴趣要李东阳拟旨调宣府军三千入卫京师。李东阳认为不可。他对武宗说此举有十不便:“京边各有分地有急互相应援今无事而动不便一也。以不习战阵者尝边隳国威不便二也。内师遽出耳目惊疑不便三也。京军倚恃内势或至淫掠不律将官护短穷边隐忍不敢言不便四也。边军入内狎恩市爱傲睨军民蔑视官府不便五也。违远乡井抛弃骨肉或风气寒暖不宜或道里供给不续不便六也。粮草之外必有行粮布花之外更须赏赉非紧急不得已之时为糜费无极之计不便七也。往来交错日无宁息或变起于道途或患生于肘腋不便八也。露京营之空虚示中国之单弱不便九也。西北诸边见报声息唇齿之地正须策应脱有疏失咎将谁归?不便十也。”1武宗不理睬李东阳和其他官僚的谏奏坐乾清宫门索取草敕后来干脆出内旨命江彬等率边兵入京入豹房。李东阳感到继续任职已经没有意义了多次上章奏乞休于十二月致仕结束了近五十年的官宦生涯。

正德十一年(1516)李东阳病死终年七十岁。他得到了最高的封赠“太师”和文臣最珍重的谥号“文正”。对于他死后的荣誉有人提出“是欤否欤”的质疑2也有人竭力为他辩护认为“使西涯又去则国家之事将至于不可言”3。在评价人物上一向有独特见解的怪杰李贽却提出“后之学者慎勿容易草草论文正”④但他是明确同情李东阳的在攻击李东阳的言论后批曰:“此真是放臭屁也!”5文坛领袖及其他《明史》称:“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后李东阳而已。”1这一评价并不过分。

李东阳工古文称雄一世从他数量相当多的奏疏和其他散文作品便可3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④ 焦竑:《玉堂丛语》卷六《出处》。

1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中《李东阳》。

2 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3 焦竑:《玉堂丛语》卷六《出处》。

④ 李贽:《续焚书》卷三《读史汇·李东阳》5 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1 《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以看出这一点。但他自己认为咏诗的水平要更高至少是更自如。他在一篇乐府诗的序中说:“予非韩昌黎氏无能为说因为乐府作《相乳行》..”2李东阳爱作诗据他自己说已近于癖所谓“平生抱诗癖虽病不能止”3。病中曾有人劝告他不要再作诗以免伤神。他也下过决心曾与一二相好有止诗之约违者以只鸡斗酒为罚。即便如此收入《怀麓堂全集》中《诗前稿》、《诗后稿》的诗作也有一千数百之多。和明代其他官僚学者一样李东阳也写了不少应制之作应时之作注重形式和词句而缺乏内容。但他也确有不少诗堪称上品。

李东阳的诗作中描绘自然景物的相当多。他常以咏菊诗和怀竹诗来表明自己的情怀。如怀竹诗有:三年不种竹得竹如得玉。

十日不见竹一日肠九曲。④咏菊诗有: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只应风味与君同。5他的一部分作品反映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土地问题:风落平沙稻霜垂别渚莲。

西湖三百亩强半富儿田。1如果说这一诗过于纤巧那么他的《吊岳武穆辞》则颇有阳刚之气:气夺群丑殃流宋孩。

英雄已死大运成乖。

魂作唐厉形空汉台。

天不祚国人胡为哉!

还应当提到李东阳诗歌中的潇洒风格。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写了《问白髭》和《问白》诗对须早白十分感慨。“人言白可拔拔白将何为?或言黑可返借问返者谁?”他希望得到回答“髭乎苟能言聊以解我颐”。他又写了《代髭答》和《代答》:“后生能几何?壮志真倏忽。白只自欺黑返竟何悦。”“君身须眉具鬣者宁独。”“汝德不益增我衰岂终瞥。”“汝躬不内顾顾以容为悦。”2这一问一答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李东阳的文学理论或许比其他的作品更值得一提。明自永乐以来台阁体文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歌颂而无意义的内容雍容而无韵味的词句使诗歌丧失了生命力。李东阳的文学创作中仍然带有台阁体的痕迹但是他“出2 李东阳:《诗后稿》卷一《猫相乳行》见《怀麓堂全集》。

3 《诗后稿》卷四“予病中颇爱作诗..”。

④ 李东阳:《诗前稿》卷二《怀竹》。

1 李东阳:《南行稿》西湖曲五之三见《怀麓堂全集》。

2 均见李东阳:《诗前稿》卷六。

入宋、元溯流唐代”3认为诗是“托物寓情而为之者”应当“贵情思而轻事实”1。这无疑对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的形成和展是有力的推动而比起他们“诗必盛唐”的论断和专事模拟的主张思路要开阔得多。显赫的政治地位加上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使李东阳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他家门庭若市“每日朝罢则门生群聚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讲艺绝口不及势力”2。由于他的聚集作用形成了风行一时的茶陵诗派他也被公认“弘治、正德之间为一时宗匠陶铸天下之士”3。

除了文学上的造诣李东阳的身上还有许多特点为人所称道。

如博学。孝宗下御札问龙生九子之详。李东阳对答:蒲牢好鸣囚牛好言睚眦好杀嘲风好险狻猊好坐霸下好负重狴犴好讼赑屃好文蚩吻好吞。④这一故事被多种明人笔记反复抄录作为博学的典型事例。其实据李东阳自己说他初被问时也“仓卒不能悉具”询问了其他几位博学之士才搞清楚5。这也可以作为不耻下问的事例。

如机敏。弘治时少数民族使者至京师对人说有一偶语“朝无相边无将气数相将”无能对者。李东阳闻知随口答道:“天难度地难量乾坤度量。”他用天朝的至大至尊来反驳对明朝朝野无人的讥讽。如诙谐。李东阳为阁臣众庶吉士进见他出了一句上联:“庭前花始放”让大家去对。“众哂其易”却又一时无从对起他说:“不如对‘阁下李先生’。”1想他人所不能想果然有趣。

如平和。翰林院编修崔子钟善饮醉酒则吟:“刘伶小子恨不见我!”他常在五鼓时踏月长安街席地坐饮。李东阳入朝行至崔子钟拱手于轿以酒相邀:“老师得少住乎?”李东阳即下轿连饮数觥待天明乘轿去。2如孝顺。文人似乎离不开饮酒。李东阳“素不善饮”在翰林院任官时却常饮酒至深夜。其父不肯就寝忍寒待其归。李东阳深感羞愧自此终生不夜饮于外。

李东阳的清廉也是很突出的。后来官至尚书的张邦奇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情:李东阳所取某士为外官朝觐入京让仆从送来两帕四扇。李说扇可留下作画“多帕奈何?”乃取扇而还帕。杨一清碰到了一件更为难堪之事。李东阳致仕后他备酒肴至李府祝寿酒器为金铸。李东阳吃惊地问:“公近亦有此器耶?”杨一清面有愧色不敢再用。3李东阳致仕后家境很不宽裕可见以上二事绝非出于矫饰。据说他“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进纸墨3 《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

1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见《怀麓堂全集》。

2 焦竑:《玉堂丛语》卷七《恬适》。

3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六《诗三》。

④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七《龙子》。

5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三《赑屃等各不同》。

1 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七《排调》。

2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八《史四》。

3 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东阳有倦色夫人笑曰:‘今日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乃欣然命笔移时而罢”④。他死后家徒四壁几不能治丧多亏门生故吏捐助金钱方能完葬。做了十八年内阁大臣六年辅却两袖清风需要作字作画才能添鱼添菜待客在明代的官僚中堪称一绝。

作为一代文宗李东阳留下了大量文字他自己编辑收入《怀麓堂稿》中。这是明代中叶最重要的文集之一。

④ 《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第十八章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孝宗在位的弘治朝人材称盛。尚书都御史王恕、马文升、刘大夏等人称为“弘治三君子”名声甚至过了内阁刘、李、谢三臣。他们各有特点堪称老成之士。

第一节王恕王恕(1415—15o8)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1陕西三原人。正统十三年(1448)三十四岁时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以钻研古文辞为风气但王恕“不喜为古文辞务以明体适用本之经术博极经济”。因此他没有被授以翰林官“出为大理寺左评事”2。

景泰五年(1454)王恕由大理寺左寺副外迁扬州知府。值得一提的是他于扬州创办的资政书院在明中叶地方官员于治地开办的书院中具有代表性不少学生以后成为官僚。天顺四年(146o)考察外官王恕治行第一升江西右布政使一跃而成方面大吏。四年以后升河南左布政使。

河南、湖广、陕西三省交界处的荆襄山区是个不安定的地区数以万计的流民迁入其间。成化元年(1465)河南西华人刘通(绰号刘千斤)及石龙(绰号石和尚)等聚众起义。朝廷派大兵镇压升王恕为西副都御史协助工部尚书白圭治其事。王恕的观点是:“民可抚也而奸民好乱者非兵不威。”1与一味贪杀求功的官员相比王恕更重视对流民的抚治在用兵立威收效之后他“榜谕流民各使复业”。这一安抚措施缓和了流民的反抗情绪也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问题。当地为王恕建立生祠许多人家挂起了王恕的画像。2他在处置地方事务中获得了一次成功。

不久王恕改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成化十二年(1476)又以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云南镇守内臣钱能颇专横他的亲信指挥使甚至逼淫土司官女眷。王恕对不法中官多所制裁双方关系紧张中官甚至指派凶手行刺。结果宪宗不得不召回钱能。后来钱能与王恕在南京共事“敬事而已”。这是王恕处置地方事务中获得的第二次成功。

王恕在南京掌都察院事随后参赞南京守备升南京兵部尚书。成化十五年(1479)又巡抚应天府等。苏州、松江二府是天下官田数量最多的地区。官田的田赋远高于民田。一般官田由贫民耕种民田归于豪族。王恕到任后均平官田民田负担减官田耗米十余万石又因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赈济灾民二百余万。这是王恕处置地方事务的第三次成功。

王恕特别以勤于职守出名。他任云南巡抚九个月上奏疏二十道;他任应天巡抚五年所上奏章“应诏者二十一建白者二十九”1致声誉大振。有歌谣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朝事遇有争端则曰:“王公胡不言也?”另有曰:“公疏且至矣。”果然王恕的奏疏很快就送到。2建言过多一般不会为皇帝喜爱。成化末年宪宗在批答他人乞罢的奏疏中附加一旨加王恕太子少保令致仕。不少官僚举荐但没有结果。直到孝宗即位才召他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有人建议王恕年事已高不当委以剧务宜用于内阁。孝宗表示他用王恕主吏部当效前朝皇帝用1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二四《吏部尚书王公恕传》。

2 李贽:《续藏书》卷十五《太师王端毅公》。

1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二《平郧阳盗》。

2 李贽:《续藏书》卷十五《太师王端毅公》。

1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上《王恕传》。

2 《明史》卷一八二《王恕传》。

蹇义、用王直故事“若有谋议亦无不听”3。

身为六部之长王恕仍然遇事则争则谏但他主要成功之处在于选用了一批大臣包括户部尚书李敏、礼部尚书耿裕、倪岳、兵部尚书马文升、刑部尚书何乔新等还有刑部侍郎彭韶、礼部侍郎周经、工部侍郎张悦。他们后来也都升为尚书或南京尚书。史家称他“裁抑侥幸褒崇名节无敢以私干者”④。

王恕是较早注意协调内外官员关系的官僚之一。明朝中叶以后官僚结构中的重内轻外倾向越来越严重知县、知州等品秩很低的外官更为士人所不齿。王恕反对这股潮流并利用自己的职位试图造成重视亲民官的风气。对弘治三年(149o)三甲进士石存礼的处置即是一例。其奏文如下:“照得自今六月本部大选官员取到三甲进士内一员石存礼年二十二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照依甲第次序本官该选知县。臣等窃唯知县乃一县之主百责所萃生民休戚系焉非年少力弱者所能胜任。..今石存礼年方二十二岁气质清秀形体孱弱若除授知县使之宰百里之地居群僚之上督率众职分理庶务加以送往迎来承上接下劳苦百端恐不能堪。”1在以知县为劣选的普遍意识下指出某些进士授予知县不合格是需要有一定的见识的。

王恕与内阁的关系却相当不融洽。当时的内阁成员除刘吉与他同科徐溥、丘浚是景泰五年(1454)进士刘健是天顺四年(146o)进士。资历深浅大约是造成不和的原因之一。刘吉先对王恕采取不友善的态度他在成化十八年(1482)入阁成化二十三年(1487)为辅是所谓“纸糊三阁老”(另二人为万安、刘珝)之一2。他的无所事事与王恕的遇事必争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他用破格升迁科道官的办法来对付言路但言者誉王恕时必毁刘吉毁刘吉时必誉王恕使他忌恨在心。两人意见每相左。3丘浚与王恕的关系也很紧张。王恕地位本在丘浚之上丘浚入阁后他不肯相让矛盾由此而生直展到在公务中相抵触两人不交一言。丘浚性情褊隘是史家所承认的。但两人交恶王恕也负有一定责任。

王恕最后去官和丘浚有一定的关系。太医院判刘文泰因迁官不成而对王恕不满。他听丘浚说:王恕尝嘱人作传有沽名钓誉、毁谤先君的内容便上疏弹劾。孝宗命锦衣卫狱勘问刘文泰将他贬为御医。孝宗对王恕也感到厌烦了斥责他沽名。王恕于弘治六年(1493)闰五月致仕一般官僚同情王恕责备丘浚。这甚至成了丘浚夫人的一块心病她承认其夫排斥王恕是负了不义之名。

王恕家居十余年正德三年(15o8)四月去世终年九十四在明朝士大夫中算得上极高寿。朝廷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端毅。

王恕为官四十多年他的廉介很值得称道。他赴云南时“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3 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一。

④ 焦竑:《玉堂丛语》卷三《荐举》。

1 王恕:《议进士石存礼除官奏状》见《明经世文编》卷三九。

2 《明史》卷一六八《刘吉传》。

3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上《王恕传》。

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1。在南京任上“往还衣书一橐而已”2。任吏部尚书时他在衙门口贴一布告:“宋人有言受任于朝者以馈及门为耻;受任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今动曰贽仪而不羞于入我宁不自耻哉!”3代王恕任吏部尚书的耿裕史称“无爱憎”④但他对王恕极为敬佩曾讲过这样一件事:王恕在任时他为礼部尚书“暮自部归必经过王三原之门过必见老苍头持秤买油于门”他“自念入官至今初不知买油点也故每过则面城墙而行”感到惭愧5。

王恕老而嗜学。他最后一次去官回家已近八十岁每日仍读书不止并颇为自慰地说:“我垂老方理会学问。”61 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2 李贽:《续藏书》卷十五《太师王端毅公传》。

3 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④ 《明史》卷一八三《耿裕传》。

5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九《史五》。

第二节马文升马文升(1426—151o)字负图号三峰居士据其后裔所藏家谱为回回人。宣德元年(1426)生于河南钧州(今禹县)。幼时就显示出对兵事的兴趣。“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1。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奸摘伏有神君之称”2。服毕母亲的丧事之后他迁福建按察使。成化元年(1465)升南京大理寺卿。次年以父丧归。

成化四年(1468)西北土达满四在距平凉千里的石城起兵反明响应者甚众远近震动。他们大败官兵明廷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调陕西三边兵五万人及京营兵进剿以署都察院事的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起用马文升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项忠。马文升看到满四军有一个弱点:城中无水粮储渐乏“若绝其刍汲则釜鱼当自毙矣。”3果然满四军日渐困乏最后失败。马文升又建议项忠尽毁石城墙垣以防后患。他在陕西巡抚任上七年多先后加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逐渐成为处置边事的专家。他的一项主要成就是整顿与各部的茶马贸易换取番马八千余匹。

成化十一年(1475)春马文升代王越为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到十一月即被召回朝中任兵部右侍郎。次年被派出整饬蓟门至辽东边备。

辽东巡抚陈钺为人贪婪待将士严苛。马文升上疏言辽东事多涉及陈钺两人遂结怨。陈钺的后台是权势颇大的太监汪直。成化十四年(1478)生陈钺错杀女真贡使激变辽东之事。汪直打算亲往平定以立功显名。另一名太监怀恩建议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抚马文升立即支持并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马文升也没有同意。这一来又得罪了汪直。汪直后来与刑部尚书林聪等勘边事说辽东激变是马文升禁止边方农器贸易所致。马文升申辩无用被下诏狱谪戍重庆卫。

马文升在戍所滞留四年。汪直失宠后他才复官。成化二十年(1484)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这是他第三次赴辽东。由于他曾经论及陈钺因此受到欢迎士卒“皆鼓掌喧舞”。成化二十一年(1485)马文升在短期总督漕运后任兵部尚书。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荐他人掌兵部在宪宗面前做了手脚将马文升调任南京兵部尚书1。孝宗即位马文升在朝廷的地位才确定下来任左都御史。出于对李孜省之流的厌恶他提出:“巡城御史及兵马司、锦衣卫逐一搜访但有扶鸾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2弘治二年(1489)马文升改任兵部尚书。针对兵政废弛的状况他采1 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2 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3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一《平固原盗》。

1 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2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六。

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严格考核将校有三十多人因贪贿怯懦被罢黜。这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甚至夜持弓箭等候其门准备行刺有人还写书诽谤射入东长安门内这显然都是有背景的活动。孝宗支持马文升对京营的整顿特批他金吾骑士十二人以护出入。马文升还提出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已有镇守太监不应再设分守、守备、监枪等内臣。据他统计蓟州有内臣九员宣府有内臣八员大同有内臣六员共二十三员“每员占用军人少则二三百名多则四五百名通计侵占已有数千”。“此等守备之数委的无益于事有扰于边”应当裁革。1孝宗也依其议办理。

哈密是回、畏兀儿族(今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明初派使者入朝于其地设羁縻卫所封其领为忠顺王、忠义王。成化时土鲁番部强大据有哈密。明廷曾设法干预没有结果似乎也就承认了现状将哈密卫迁往他处。弘治元年(1488)土鲁番部诱杀朝廷所封的忠顺王罕慎。弘治六年(1493)又擒获另一个忠顺王陕巴其领阿黑麻自称可汗以兵掠周围各部。主持兵政的马文升主张兴复哈密。他采纳通事王英和指挥杨翥的建议利用地处嘉峪关西南的罕东部地处嘉峪关以西的赤斤、蒙古部等与土鲁番部的矛盾抚而用之。弘治八年(1495)调罕东等部兵夜袭哈密城。马文升所推举的陕西巡抚许进等率明军随后行进。土鲁番守将弃城而去明军进入哈密。自明初以来这是官军第一次深入其地。这也是马文升任兵部尚书以来处置的最重大边事。

弘治初年马文升和吏部尚书王恕是人望所归他们不但以人品服众而且对政事的议论极多。每一疏出天下传诵。王恕致仕马文升声望更高。但推选吏部尚书孝宗没有用他。为此他颇感不平所写诗中有“朝罢凭阑一黯然独将心事诉苍天”1句了一通牢骚。弘治十四年(15o1)马文升改吏部尚书加衔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在他之前只有少数几名尚书、都御史得到这一荣誉。

弘治十七年(15o4)面临着次年的考察孝宗召见负责考察的马文升和都御史戴珊等议事。马文升已七十九岁行动不便耳朵又背孝宗对他讲了两遍要他秉公黜陟。马文升回答:“陛下图治若此宗社之福也。”2然后被左右掖之下阶。

对于官员的考察进退马文升是很认真的。初任吏部尚书他就对滥封传奉官提出异议。传奉官是不经过正常途径由皇帝亲自传旨任命的官员。成化时最盛行。孝宗初年统加裁革但后来也加封赏一次竟达八百人。马文升说减一官朝廷省一官之费。武宗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遗旨裁去传奉官七百六十二人。对于内外官员的考察他也很严厉一次汰罢朝觐官员二千余人。

考察不讲情面肯定会招致许多反对者而在用人时也未必全无个人意气。刘大夏是弘治朝另一名臣就因为与马文升对官僚的评价不同而引起矛盾。河南籍官僚刘宇为辅刘健所器重马文升推举他总制宣、大。刘大夏大概知道孝宗对此人的看法不佳屡屡在朝中数其过失当然也就牵连到荐举人。侍郎王俨是刘大夏的姻亲马文升抑制王俨很难说不是因为刘大夏。1 马文升:《为会集廷臣计议御虏方略以绝大患事疏》见《皇明经世文编》卷六四。1 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二。

2 李贽:《续藏书》卷十六《太师马端肃公传》。

正德元年(15o6)刘大夏所倚重的副手、兵部侍郎熊绣被推举为两广总督熊不愿外出也怨恨于马文升。他们纠结在一起又拉出与刘大夏为同乡、又为同寅的阁臣李东阳顿时形成一股反对马文升的强大力量。1御史何天衢先难劾马文升老衰。马文升按照常规被劾后乞去疏凡二十一上方获准。

刘瑾专权期间将一批反对派官僚定为奸党。马文升与其中一些人关系密切也被除名。正德五年(151o)在刘瑾被治罪前两个月马文升去世终年八十五。他任官五十余年担任多种重要职务如王世贞所说:“文臣雄职惟吏兵二部、都察院、南参赞及边方总督而已马端肃文升历任之。”2刘瑾败马文升复官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端肃。

马文升子马璁以乡贡待选吏部马文升要求将他放外任说:“必大臣子而京秩谁当外者?”3在这点上他比王恕又高了一筹。

1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上《马文升传》。

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四《吏兵二部正》。

3 《明史》卷一八二《马文升传》。

第三节刘大夏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

景泰六年(1455)二十岁时举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后选为庶吉士。本来他可以留在翰林院中却要求去行政衙门而且被分配到兵部先后任职方主事、员外郎、车驾司郎中。由于他明习兵事干练敢言为尚书所倚重。

成化十七年(1481)安南侵老挝兵败。明朝廷握有大权的太监汪直有乘机收复安南之意要兵部找出以前安南的文牍。刘大夏将其藏匿不肯交出。他对兵部尚书余子俊说兵衅一开西南糜烂道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成化后期西南没有构成大的战事当然是由整个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所决定的。刘大夏藏文牍这一段小插曲反映出宣德以来的收缩政策在士大夫的头脑中已扎下根。

成化十九年(1483)刘大夏升福建右参政颇有政绩。后因父死去官服丧。

弘治二年(1489)刘大夏再次起用先后任广东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及浙江左布政使。有一件事很值得提起。官库中有某项余钱向来不记入账簿为官者公然入己私囊。刘大夏到任检查库藏现前任未尽取者。吏员告以故事说明不当入账。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感慨大声说:“刘大夏平日读书做好人如何遇此一事沉吟许多时诚有愧古人非大丈夫也。”1弘治六年(1493)因吏部尚书王恕的推荐刘大夏以副都御史治理黄河张秋段。他巡视灾情认为“下流未可治当治上流”。乃堵塞决口以石堤绕之隐若长虹。治河成功孝宗命将张秋改为安平镇。2刘大夏再次入朝任左副都御史改户部左侍郎。

不久刘大夏被派往宣府(今河北宣化)清理兵饷。按照户部尚书周经的意见边塞势家子弟操纵了粮饷的买卖务必小心从事不要“以刚贾祸”。刘大夏称:“处天下事以理不以势;定天下事在近不在远俟至彼图之。”1他了解到塞上籴买以粟千石、草万束为单位除中官、武臣之家无能负担者。为了打破垄断他改变制度凡有粟有草者粟十石草百束以上准许报纳。这样一来普通的商人民户都可直接报纳不须受势家子弟控制受益不浅以致“仓场有余积而私家有余财”2。

弘治十一年(1498)刘大夏称病致仕。他回到故乡在东山下筑起草堂过着乡居生活。“东山先生”的称号由此而得。但两年后他又被召回以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由于以前在广东任官时的政绩这一任命受到地方人民的欢迎。

弘治十四年(15o1)十月吏部尚书倪岳故世马文升改吏部空出来的兵部尚书一职朝议由刘大夏接任。他这一年已六十七岁以老病屡辞1 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2 《明史》卷八三《河渠一》。

1 李贽:《续藏书》卷十七《太子太保刘公传》。

2 《明史》卷一八二《刘大夏传》。

不准只得赴京。他即刻成为孝宗最信任的心腹大臣。据记载:“上无日不视朝。或三五日朝罢鞭响上起立宝座上高声:‘兵部来!’于是尚书刘大夏跪承旨由西陛以进。上退立宝座后大夏径造上前语移时。群臣侍班观望人人钦戴。间或宣都察院于是左都御史戴珊亦承旨由西陛而登。上立宝座后或坐辇中与二臣相与商榷大事多或一二时方退。间亦召吏部尚书马文升与语然比二公稍疏。其与刘公语尝令左右却立有欲尽削内官权柄。当时减九门监税官及禁革过取商税皆本于此。”3孝宗甚至毫无顾忌地向刘大夏说起对内阁大臣们的看法。一次他问刘大夏“安得天下太平如古昔帝王之时?”刘大夏回答只要每事都如今日与内阁近臣讲议必求其当施行日久天下自然太平。孝宗说:内阁近臣如大学士刘健亦尽可与计事但他门下人太杂。他曾独荐一人甚不合朕意。

孝宗对刘大夏的态度中包含着很浓厚的个人感**彩。一方面这当然因为刘大夏是干练之臣廉介之臣符合皇帝求治的需要。刘大夏也确实表过不少的议论。例如他讲到民穷举广西取铎木广东取香药为例其花费动辄以万计。孝宗举一反三令其他征敛一一议而革之。他又讲到卒穷。孝宗不解问:“在卫有月粮在戍有行粮何乃穷甚?”1刘大夏指出两点:一是受困于服役“江南军士多因漕运破家;江北军士多以京操失业”2。二是武官的贪贿“所谓月粮行粮者半与其帅共之”。他还举广东的例子“抚按总兵三司供亿不能敌一中贵人”3。

民穷兵穷刘大夏坚持不要轻易用兵。太监苗逵在延绥用兵曾有俘获。孝宗想倚重苗逵清除边患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他问刘大夏当初远在广东是否知闻苗太监的边功?刘大夏回答听说过“所俘获妇稚十数耳”。孝宗又问为什么太宗皇帝用兵漠北屡屡得志?刘大夏回答:“陛下神武故不后太宗而将领士马不能。”他又说即使在太宗时淇国公王福“一小违节制举十万众悉委之沙漠”。结论:“度今上策唯有守耳。”④孝宗于是打消了用兵的念头。

另一方面与王恕、马文升相比刘大夏说话更慎重对孝宗的态度更恭顺不会引起他的反感。孝宗曾与刘大夏等议论人物刘大夏认为致仕的许进是一时人材。孝宗反驳说许进巡抚陕西时与镇守太监游秦王内苑厮打坠水有失大臣风度;任户部侍郎参赞北任不能划一策以益军旅这等官员怎能称为人物?“大夏等叩头不复敢言”。另一次孝宗对刘大夏说听说某人极有才调“大夏未敢对”孝宗又大声问“大夏仍未敢对”。孝宗只得说:“朕唯闻其人能干办耳未暇知其为人也。”刘大夏这才叩头说:“诚如圣谕。”1刘大夏是兵部尚书不是吏部尚书评骘人物不是他的本职。但即使对于职任内的事情刘大夏也是很小心的。孝宗要他参与拣选坐营近侍内官3 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二。

1 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二。

2 刘大夏:《乞休疏》见《皇明经世文编》卷七九。

3 李贽:《续藏书》卷十七《太子太保刘公传》。

④ 李贽:《续藏书》卷十七《太子太保刘公传》。

1 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三。

他就以“国朝故典外官不得干预此事”2要求回避。

孝宗明白刘大夏不愿参与内官事是怕此辈他日加害。实际上由于孝宗过分的宠信不但引起宦官的猜忌也引起包括几位内阁大臣在内的同僚们的猜忌。阁臣们不得不向刘大夏打听孝宗的意向“意不无怏怏”3。武宗即位以后刘大夏根据孝宗遗诏提出撤还镇守中官二十四员裁汰传奉武臣六百余名又得罪了一大批人。

正德元年(15o6)刘大夏加太子太保致仕。刘瑾听信吏部尚书焦芳、副都御史刘宇之言以为“籍大夏家可当边费十二三年”九月假田州土官岑猛事将他逮拿下狱配肃州。

刘大夏离开京师的场面颇为壮观。他徒步布衣过大明门叩而去。然后“雇骡马出都门观者如堵所在罢市父老涕泣士女携筐进菜食有焚香密祷愿大夏生还者”1。在戍所遇有团练刘大夏以七十三高龄荷戈就伍并且说:“军固当役也。”2正德五年(151o)夏刘大夏遇赦归。不久刘瑾案刘大夏之案平反。但他年事已高不再起用。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卒终年八十一岁。赠太保谥忠宣。

2 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卷三。

3 谈迁:《国榷》正德元年五月。

1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刘瑾用事》。

2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刘瑾用事》。

第十九章明武宗汪直刘瑾第一节明武宗明武宗(1491—1521)即朱厚照。孝宗长子母张氏。弘治五年(1492)被立为皇太子。一出生便受到赞扬他诞生的时辰好是正宫所出貌似太祖高皇帝又是“睟质如玉神采焕”等等。1少年时代的朱厚照据说有不少被士大夫称道的品行:如好学每逢讲读“晨起坐讲席则移时至午又然”。如知礼“讲官退必张拱致敬作揖送状”。不数日知讲读者姓名偶以他故不至必向左右询问:“某先生今日安在耶?”如宽厚见某学士误束花带绝不责备只是私谓左右:“傥在朝班必以失仪为御史所纠矣。”2弘治十八年(15o5)朱厚照十五岁即位年号正德。在他宠信的太监刘瑾等人引导下他喜爱运动、游戏的天性得到充分挥。他遍游宫中架鹰犬观歌舞为角觝之戏。他又常恶作剧每至奉天殿便以猴坐犬背放起爆竹猴犬皆跳走。皇宫的庄严皇帝的尊贵他都不大放在眼里。正德二年(15o7)武宗在宫城西侧兴建宫殿数层造密室于西厢勾连栉列称为豹房。开始他只是白天在豹房戏耍不久就把豹房当作常居之所。他还与宦官们开设酒家前挂一联云:“天下第一酒馆”“四时应饥食店”1。宫中还开设宝和等六店武宗曾扮作商人与六店贸易“争忿喧话既罢就宿廊下”2。皇宫对宦官来说是个牢笼对皇帝来说也是个牢笼。武宗和其他皇帝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特别向往牢笼外的生活所以常微服行游京师。在刘瑾被诛杀后游幸由近而远多次至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以及太原。

正德元年(15o6)武宗就册封皇后随后又册封皇妃。然而在一段时间内他并未被异性所吸引。他宁愿和小宦官们在一起玩乐。后来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影响他的主要有两个人一是于永一是江彬。

于永是西域人任锦衣卫都督同知。他对武宗说回回女肌肤皙润大胜东土。不知确实由武宗传旨还是于永假传旨意从一个姓吕的都督家中索取善西域舞的回回女十二人迎入大内歌舞昼夜不止。他又劝武宗召西域籍勋臣家眷入宫声称教舞而择其貌美者留之。3江彬则把后军都督府右都督马昂已出嫁且有身孕的妹妹介绍给武宗盛赞她的美艳④。他又对武宗说宣府乐工多美妇人且可观察边情瞬息驰千里何必郁郁居于大内受廷臣的限制。1传说武宗在途中见一村女令车载而归赋词曰:“出得门来三五偶1 《明武宗实录》卷一、卷。

2 毛奇龄:《武宗外纪》。

1 朱彝尊:《日下旧闻》卷十六《杂缀》。

2 《日下旧闻》卷三五《宫室》。

3 毛奇龄:《武宗外纪》。

④ 《明武宗实录》卷一四一正德十一年九月丙午。

1 《明史》卷三o七《江彬传》。

逢村妇。讴歌红裙高露足挑水上南坡。俺这里停骖驻辔他那里俊眼偷睃。虽然不及俺宫娥野花偏有艳村酒醉人多。”2此词是否武宗所填大可怀疑。至于见所悦女子便载归则是事实。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刘良女的故事。

刘良女是一名乐伎嫁晋王府乐工杨腾为妻。武宗西行在太原听到她的演奏大悦。不久从榆林返太原便把她带回京师。武宗对她十分宠爱饮食起居不离须臾。她被封为美人而武宗周围的亲信都称她刘娘娘。这位刘娘娘居住腾禧殿。不知因为她皮肤较黑还是因为没有受到正式册封腾禧殿又被叫做黑老婆殿。武宗十分听她的话怒时只要她出面劝慰便一笑而解。

统兵打仗是武宗的最大愿望之一。江彬是武宗最喜爱的武臣。他开始只是大同镇的一个普通游击因武宗宠爱的锦衣卫官钱宁的推举进入豹房与武宗同卧起。一日武宗在宫中搏虎虎向前逼迫江彬冲上解围武宗虽说:“吾自足办安用尔。”3由此对江彬的忠和勇十分欣赏。在江彬的怂恿下他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入京师在大内操练号外四家。各镇领兵官被收为义子赐国姓以江彬统领之。又组织善骑射的宦官为一营亲自统领称为中军。④武宗第一次出关是正德十二年(1517)。他与江彬等结伴而行在居庸关意外地受阻巡关御史张钦闭关拒命不肯放行。武宗要召见守关指挥守关指挥说御史在不敢擅离;武宗要召见分守中官张钦坐镇关下称:“敢言开关者斩。”内阁大臣梁储、蒋冕恰好赶到武宗只好怏怏而去。但十九天后利用张钦外出巡视的机会武宗还是混出了居庸关直奔宣府。有趣的是出关时他催马疾驰数问御史安在?对张钦他也始终未加处分。1为巡视边关更合情理他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不久又自封镇国公。这是他不把皇帝的尊贵放在眼里的又一个证明。

武宗的出巡造成很大的财政浪费:他在宣府建镇国公府;为挥霍方便输内库银两百万两于宣府。同时也骚扰了民间。武宗常夜行见高屋大房则闯入索要酒食搜掠妇女。军士拆毁民房供炊以致市肆萧然白昼闭户。2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武宗实实在在统率军队打了一仗。当时鞑靼军五万余骑有入犯举动武宗在阳和闻讯率太监张永、魏彬等赴援并调动、部署各路兵马俨然有序。双方初次交手明军被分割数处但由于武宗亲自督阵“众殊死战敌少却诸军乃得合”。第二天自辰时至酉时大战百余合鞑靼军退。此役明军杀敌十六被杀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六十三人武宗也险些被俘差点重演“土木之变”的悲剧。3武宗返回京师大臣们在德胜门迎候。他对阁臣们说:“朕在榆河亲斩敌一级亦知之乎?”杨廷和等肯定是哭笑不得只能顿称圣武。1实录记载这一事件对武宗的2 张合:《宙载》卷上。

3 《明史》卷三o七《江彬传》。

1 《明史》卷一八八《张钦传》。

2 毛奇龄:《武宗外纪》。

3 《明武宗实录》卷一五四正德十二年十月丁未。

1 夏燮:《明通鉴》卷四七。

指挥才能或有夸大而亲自上阵以及对阁臣们说话的口气却很符合武宗的性格。

正德十四年(1519)正月武宗由宣府还京师二月便自加太师衔表示要以太师镇国公的名义巡视两畿、山东祀神祈福。此举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三月的一天科道官先上疏谏止武宗不但不予理睬还借口病惫干脆连朝也不上了。后数日翰林院官、部属官及其他各衙门官一百六十余人联名上了十余道奏疏。修撰舒芬等的奏疏说:“若陛下之出不过如秦皇汉武侈心为乐而已”“博张、柏谷其祸亦可鉴矣”2。郎中黄巩等奏疏更有危言:“古之天子亦有号称独夫求为匹夫而不得者窃为陛下惧焉。”3主事何遵等的奏疏则说:“淫祠无福万一宗藩中借口奉迎潜怀不轨则福未降而祸已随。”④文谏之外还有“武谏”。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袒身赴端门负土数升声称:随驾出必死宁死于此。恐血污宫门自带土来掩之。说完以刀自刃被武士拦住。5一向虽不听官员劝阻、却也对言者不大追究的武宗大为震怒。或许因为他对此次南巡过于热衷不愿意臣子们来扫兴。而出面说话的既不是科道官又不是地位尊贵的大臣加以惩罚可少些顾忌。张英被杖八十后当即死去。百余名文职官员在午门被罚跪五日有数十人被下锦衣卫狱。官员们的奏疏中多论及江彬江彬怀恨在心于廷杖时做了手脚“杖之甚重号哭之声彻于禁掖往往舁归私宅几绝”1。兵部员外郎6震、刑部主事刘较等都死于杖下何遵等也因创伤过重不久即死去。

众臣拼死力争的结果是武宗“亦为感动竟罢南巡”2。但到了六月宁王朱宸濠反叛朝廷又给了武宗一个南下的口实。他决意亲征以安边伯朱(许)泰为威武副将军充先锋;以宁晋伯刘聚为威武副将军左都督朱(刘)晖为平贼将军帅师分趋南京、江西。为了防止群臣再次谏劝他下令:“再言之极刑之。”3朱宸濠之变很快被平定。南赣巡抚王守仁收复南昌擒获朱宸濠。八月十二日武宗离开京师时还没有得到捷报。十六日消息传来大军方行至涿州。如果真是为了亲征讨叛完全可以还朝了但武宗命隐匿捷报不使外人得知。

从北京到涿州用了四天行军如此缓慢是因为武宗和刘娘娘的约会。

出师前武宗把刘娘娘安排到潞河相会刘娘娘相赠一簪以为信物。武宗过芦沟桥时驰马失簪便按兵不行大索数日不得。大军到了临清武宗依约遣使召刘美人刘氏不见信物不肯前往。武宗便独自离军乘舟夜行亲自去接。

十二月武宗到了扬州干了好几件极荒诞的事情:先是索取美女而且专要处*女和寡妇。太监吴经先至记下寡妇及处*女家。夜半令通衢燃炬2 《明史》卷一七九《舒芬传》。

3 《明史》卷一**《黄巩传》、《何遵传》。

④ 《明史》卷一**《黄巩传》、《何遵传》。

5 《明史》卷一**《夏良胜传》。

1 《明武宗实录》卷一七二正德十四年三月戊午。

2 《明史》卷一**《何遵传》。

3 查继佐:《罪惟录》帝纪卷十一《武宗毅皇帝纪》。

光如白日遍入其家掳诸妇出。遇有藏匿者破垣毁屋无一得脱哭喊者远近震动。诸妇分送尼寺寄住要其家以金赎“乃得归。贫者悉收入总督府”1。武宗在扬州遍阅妓女致使花粉腾价2。其次是索取财物武宗对珍贵器物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索要财物多是为了取笑对方如钓得一大鱼戏称值五百金江彬逼太守蒋瑶买去。蒋瑶进献其妻之簪珥、袿服说:“库无钱臣所有惟此。”武宗也就罢了。他要取琼花蒋太守说: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他要征异物蒋太守答非扬州所产最后他说:“苎白布亦非物产耶?”蒋瑶不得已献五百匹。武宗的属下就不像他这样通融了因无所得太监丘得恼怒用铁絙系住蒋瑶数日才放回。3扬州百姓多亏这位太守才免去更大的灾难。第三是下令禁止民间养猪。大约因为他生于辛亥年属猪恐怕民间养猪杀猪对他不利。他还找了个更堂而皇之的理由朱为国姓二字同音当避讳。这道圣旨传出“旬日之间村市居民畏避重罪随所养之豕尽行杀卖减价贱售甚至将小豕掘地埋弃者有之”④。武宗在南京共住了八个多月。正德十五年(152o)二月朱宸濠押到但过了六七个月也没有正式受俘。王守仁奉命重新报捷把功劳统统归于太师朱寿这才正式举行仪式。按照武宗的计划离开南京后接着游苏杭、江浙、湖湘再登武当山。随驾的阁臣梁储、蒋冕跪于行宫外泣谏由未时至酉时凡两个时辰武宗才同意北还。5在返京途中武宗一面继续游玩一面又突奇想要将朱宸濠释放再由自己亲自擒拿。1经众人劝阻他没有再坚持。途中武宗在积水池垂钓时溺水而得病。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病死于豹房终年三十一岁。武宗喜兵却没有更多的机会指挥作战军事操练于是成为他游戏的一部分。至于其他各种游戏和女色可说他是沉湎于斯而毁于斯。这些都使他距离一个好皇帝的要求差得太远了。但他不把皇帝的尊贵放在眼里热切追求宫廷之外的生活又可说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物。若把他的行为放在那个思想相当活跃的时代来考虑更可引人深思。

事实上明朝自从成化时起由于社会经济的展整个社会观念已经开始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最为突出之处是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对物质生活的普遍追求。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社会秩序而旧有等级观念的变化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反映。大量三教九流以传奉授官成为过去士大夫们独据的官场中的引人注目者。在某种程度上金钱开始取代旧有的等级。这虽然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社会秩序的混乱也给相当多的人们带来忧虑。所以当孝宗即位后依靠朝廷中的老臣去寻求对旧有秩序的恢复时有人便称之为“中兴之世”。这种带有明显复旧性质的“中兴”显然无法抵抗商品经济展的冲击当孝宗病逝武宗以少年登极时弘治一朝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社会观念的再度突变如同大河决堤一而不可收。这也就是明朝人自己乃至后世所公认的明朝中叶后的社会变化。而武1 《明武宗实录》卷一八一正德十四年十二月辛酉。

2 查继佐:《罪惟录》帝纪卷十一《武宗毅皇帝纪》。

3 《明史》卷一九四《蒋瑶传》。

④ 《明武宗实录》卷一八三正德十五年二月戊戌。

5 《明史》卷一九o《梁储传》。

1 毛奇龄:《武宗外纪》。

宗的荒怠在客观上恰恰促进了这种变化这也许是武宗和他周围的官员们所料不及的。

第二节汪直汪直是瑶族人先世居广西桂平西北的大藤峡。因先人反叛明廷被抄家。汪直幼年净身入宫为宦官。1成化时他先充昭德宫内使侍奉万贵妃后迁升为御马监太监。

成化十二年(1476)宫中出现一件怪事:以符术勾结太监的平民李子龙出入禁中且与宫女通奸。2这起严重的事件引起宪宗想知晓宫外之事以及宫中与宫外联系的**。东厂原来就是由宦官统领的专门为皇帝私人服务的侦缉队伍但他还感到不足又挑选干练的宦官另设置西厂。

由于宪宗信任汪直其为人“便黠”被选中提督西厂。西厂比东厂权势更大“所领缇骑倍东厂”3。所侦伺的范围“自诸王府、边镇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罗列民间斗署鸡狗琐事辄置重法”④以致“商贾不安于市行旅不安于途士卒不安于伍庶民不安于业”5。内外大臣也无不受到威胁。据阁臣商辂说:“朝臣无大小有罪皆请旨逮问直擅抄没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边城要害守备俄顷不可缺直一日械数人。南京祖宗根本地留守大臣直擅收捕。诸近侍在帝左右直辄易置。”6对西厂的作为朝臣由“惴惴不自安”而形成强大的反抗力量。内阁大臣们先难商辂的奏疏提出“收回伺察之人诛逐奸邪之辈”这样“自足以颐情而养神”“安邦而定国”1。太监怀恩也支持大臣们的主张宪宗不得不在成化十三年(1477)五月罢西厂但他对汪直的信任未减。一个月后九年考满而不得升用的御史戴缙上疏赞颂汪直缉捕奸恶赃贪禁革宿弊“皆允合公论足以服人而警众”2。宪宗罢西厂本是不得已的举动藉此倡言马上再开西厂。汪直利用西厂加强对官员的侦缉压制反对他的官员。数年间应天巡抚牟俸、兵部右侍郎马文升等被谪戍兵部尚书项忠被除名阁臣商辂罢免科道官五十六人受牵连。

从以下事例可见西厂和汪直本人的权势。

左都御史王越原是较早巴结汪直的亲信。吏部侍郎尹■通过王越也与汪直结交。一次王越先入谈论之际不觉伏于床下。尹■也照样拜伏于地。所以京师有歌谣云:“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3成化十四年(1478)生了一起假汪直案。崇王府内使下人杨福因相貌酷似汪直他便诈称汪直。自芜湖、常州、苏州而杭州、绍兴、宁波他所到之处有司争相奉承连市舶司内官也不例外。甚至有人找上门托他打官司。他南下直至福州诈骗被福建镇守太监所识破杨福获罪被斩轰动一时。此案虽使汪直难堪却反映了他的尊贵地位。

1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二九下《汪直传》。

2 尹守衡:《明史窃》卷二五《宦官传》。

3 《明史》卷九五《刑法三》。

④ 《明史》卷三o四《汪直传》。

5 《明宪宗实录》卷一六六成化十三年五月丙子。

1 商辂:《请革西厂疏》见《皇明经世文编》卷三八。

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二《中官考三》。

3 尹守衡:《明史窃》卷二五《宦官传》。

成化十五年(1479)汪直开始干预边事。自天顺(1457—1464)以来鞑靼人进入黄河以南、宁夏至偏头关之间的河套地区对明朝北边形成很大威胁。宪宗命汪直督抚宁侯朱永军加强防御。翌年又以朱永为总兵官王越提督军务汪直监军抵御鞑靼领亦思马。

在文职官员中王越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材。他字世昌河南浚县人。

景泰二年(1451)进士历官御史、按察使。天顺七年(1463)巡抚大同。成化初兼宣府巡抚。北边屡易大将都以他总督军务。王越谄媚汪直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但他性情豪爽善于用人得到部下拥护。

成化十六年用兵汪直按照王越的计划命朱永率大军出南路自己与王越率轻骑沿边墙向西商定会于榆林。西线一路行至大同探知鞑靼军在北边的威宁海子便选宣府、大同两镇兵二万人分路潜行获大胜斩四百余得牧畜六千余。王越因而封威宁侯领都察院事提督团营。

皇帝对汪直的奖励是不断提高俸禄。明太祖贬抑宦官的一个措施就是不使其有恒产“月支廪米一石足矣”1。后定宦官最高品秩为正四品按照制度每月俸米二十四石。以后为了褒奖某个宦官往往额外增加俸米。而汪直以缉事功加岁米二十四石以建州功加三十六石以威宁海子功加四十八石以黑石崖功加三百石前后累计增加俸米四百零八石。俸米增加的数额是宦官得到恩宠的具体体现。

汪直权势的增长受到普遍的注意。善于诙谐表演的中官阿丑在宫中佯醉谩骂左右称圣驾至仍谩骂如故或称汪公来立即惊走。问其故回答:“今人但知汪太监也。”他又在宪宗面前表演:着汪直衣冠持双斧行并说:“吾将兵仗此两钺耳。”1两钺一指辽东巡抚陈钺一即指王越都是汪直的亲信。

有的皇帝容不得大臣刚正严厉的直谏但却可以从市井俚语中悟出些道理。宪宗正是看过阿丑的表演开始疏远汪直派他外出总镇大同、宣府等处。不久汪直与东厂太监尚铭生矛盾。尚铭把汪直泄露禁中秘事的情况报告宪宗使宪宗对汪直更加疏远让他专门镇守大同。

朝臣利用汪直失宠的机会再次提出革去西厂。辅万安领衔上疏称“西厂存革实于人心治体关系最大”2。万安因向万贵妃献媚向宪宗献房中术以及在官场上的种种表现不但为士人不齿也为中官鄙视。但他奏罢西厂许多人认为他办了件好事。

西厂一罢汪直的命运也由此而决定。成化十九年(1483)六月汪直与总兵官许宁倾轧生隙兵部认为应早作处分。且不说文臣武将很少敢与镇守太监抗衡即使生争执皇帝也很少说太监的不是。这次宪宗却责备汪直不以“边寄为重”剥夺了他的兵权将他调任南京御马监太监。八月科道官再次劾汪直妄报功次侵盗钱粮擅作威福交结朋党。于是汪直被降为奉御跌入他政治生涯的最低谷。

在权势上升过程中突遭变故逐步跌落是痛苦的。但对汪直来说又安知不是幸事。远离皇帝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使他得以在南京善终避免了其他权势者那样更悲惨的命运。

1 《明太祖实录》卷六二洪武四年正月乙巳。

1 《明史》卷三o四《汪直传》。

2 《明宪宗实录》卷二二五成化十八年三月壬申。

第三节刘瑾刘瑾是明代最值得注意的太监。一方面在他当权期间制度为之大变“焦芳以阁臣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1。另一方面他执政所包含的内容比他之前的王振和他之后的魏忠贤都要丰富得多史家对刘瑾执政也要比对魏忠贤、王振**更加重视。

“八虎”之景泰二年(1451)陕西兴平县一个姓谈的农民家中生下一个男儿几年以后他被净身送入宫中投靠一刘姓太监按照当时的习惯改姓刘这就是刘瑾。关于刘瑾在孝宗以前的活动记载甚少。或曰他在内臣李广引荐下选入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2。也有说他曾“坐内臣李广奸党充南京海子口军夤缘起用。乾清宫灾复配又召回佥书”3。在朱厚照的周围有八个对他有影响的太监即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和刘瑾。朱厚照即帝位这些人立即受到重用称八党或“八虎”。或去高凤张永改张兴称“七党”。刘瑾任钟鼓司太监、不久升为内宫监太监总督团营。正德元年(15o6)六月提督十二营操练。

“八虎”以游戏引诱武宗日进鹰犬、歌舞、角觝等又引导武宗微服出宫把武宗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这一点很为外朝官僚忌讳和反感。由英国公张懋领衔五府六部等衙门官联名上疏谏劝武宗工科给事中陶谐也因灾陈言:“陛下当夙夜恐惧增修德政以回天意。奈何视为泛常倾耳于太监丘聚、魏彬、马永成之流。”1陶谐的疏中未专门提到刘瑾显然这时刘瑾的权势尚未显赫。

刘瑾的才干高于其他人。王鏊《震泽纪闻》中有两段记载一段说刘瑾“不甚识文义徒利口耳”。一段说刘瑾“少狡狯颇识字书略知古今特称为利嘴耳”。不甚识文义和颇识字书有些矛盾利嘴则是一致的这是刘瑾的一个特点在他后来的官场中大有用场。刘瑾的另一个特点是他有强烈的权力欲“尝慕王振之为人在孝庙时愤郁不得志每切齿”2。群臣的弹劾给刘瑾创造了机会。他对其他宦官说:“使瑾入司礼可使科道结舌文臣拱手。”3他对武宗说:“弘治间朝权俱为司礼监、内阁所掌朝廷不过虚名而已。如天下镇守、分守、守备等项内官皆司礼监官举用大受贿赂。如不信只将司礼监掌印太监抄了金银可满三间房屋。若将天下镇守内臣取回别用一番人令彼各备银一二万两进上谢恩胜赂司礼1 《明史》卷三o六《阉党》。

2 王鏊:《震泽纪闻》。

3 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三五《刘瑾》。

1 《明武宗实录》卷十四正德元年六月庚午。

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3 王鏊:《震泽纪闻》。

监。”④于是“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

正德元年十月宫廷内外爆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外朝大臣必欲铲除“八虎”。内阁、部院、科道等官纷纷上言文学名士李梦阳为户部尚书韩文起草的奏疏最为严厉称“此辈细人惟知蛊惑君上以便己私而不思赫赫天命皇皇帝业在陛下一身”如不治罪“将来益无忌惮必患在社稷”1。武宗读到这份奏章以后“惊泣不食”。外朝官僚得到另一派太监王岳等人支持。武宗派他们与内阁联系商议处置刘瑾等宦官的办法。

刘瑾与外朝的联系也起了作用。一说刘瑾“素与李阁老东阳有旧重其诗文密以韩文等所劾询之东阳得其大略”2。一说“韩文将率九卿劾刘瑾疏当吏部”吏部尚书焦芳得到消息即“驰曰瑾”。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消息刘瑾都预感到大祸将临。他率“八虎”跪伏在皇帝前哭泣说:“非上恩奴侪磔喂狗矣。”又说:“害奴侪者乃王岳。”武宗问其故刘瑾说:“岳前掌东厂也谓谏官诸先生有言第言。而阁议时岳又独是阁议此其情何也?”他最后的结论是很重要的:“今在班官敢哗而无忌者司礼监无人也。有则惟上所欲而人不敢言矣。”3外朝官僚认为处置“八虎”已有了七八成把握而刘瑾的一番话使武宗作了相反的决断:将王岳等支持阁议的太监贬充南京净军命刘瑾入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局面一夜间大变。

司礼监的第一号人物是掌印太监李荣他虽位在刘瑾上“主画诺而已”1。正德三年(15o8)六月李荣被逐出司礼监据说是在宫中现的匿名文帖誉李荣而短刘瑾。李荣被逐后刘瑾自任司礼掌印太监他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号太监。

刘瑾的地位确立以后他与“八虎”中其他太监的关系也生了变化。

张永是“八虎”中第二个有影响的人物他恶刘瑾所为刘瑾也觉他不附己两人渐疏远至动拳脚。而其他太监有所请求刘瑾多不应允马永成、谷大用等皆有怨心。与同党结恶是刘瑾很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树威正德二年(15o7)三月刘瑾令廷臣跪于金水桥宣示奸党名单。列入奸党的有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韩文部曹李梦阳等数十人罪状是“递相交通彼此穿凿曲意阿附遂成党比”2。宣示奸党便把反对派官僚逐出政治舞台;让廷臣跪而听诏造成他们心理上更大的压抑感这是刘瑾树立权威的第一个重大措施。

正德三年(15o8)六月的一天因早朝时现攻击刘瑾的匿名书帖他刻意追查令群臣跪于奉天门下。在追查过程中有三百多人被送至镇抚司究问。翰林院官跪诉:“内监事待翰林官素厚岂肯如此?”御史表白:“御④ 徐学聚:《国朝典汇》卷三三《中官考》。

1 《明史》卷一八六《韩文传》。

2 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3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1 王鏊:《震泽纪闻》。

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史等官素知法度岂敢如此?”刘瑾训斥:“尔每把朝廷事件件坏了略加处置就都怨恨。太祖法度尔等不曾见岂不闻知?”3显然刘瑾的权威已经树立起来。后来他听说此书是内臣所为方释放诸臣回家但已有数人因日晒干渴、紧张恐怖而死。

宦官专权总要凭依暴虐行为。刘瑾数兴大狱众多官员被抄家。他设计使用了大枷有一百五十斤重披带者不数日即死。还有另外一些对付官僚的方法。比如用疲劳战术使六科给事中长时间办事寅入酉出达七个时辰。他还规定京官养病三年不赴部报到革为民。

正德四年(15o9)十月设内办事厂又称内行厂刘瑾自领之。东、西二厂已很跋扈缉事人员四出争相用事致使“远州僻壤见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转相避匿”1。内行厂更加酷烈市井游食无业之人如酒保磨工鬻水者皆逐之四出寡妇尽令嫁人停丧未葬者尽焚弃之使京师“汹汹几致乱”。2内行厂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监视东、西二厂即监视可能对刘瑾形成威胁的另一些大太监。

用刑树威在官员中引起极大的恐惧。都察院上审录重囚之本不合刘瑾意。左都御史屠滽率十三道御史跪于阶下谢罪听刘瑾斥责皆叩头不敢仰视。3给事中周钥外出勘事向淮安知府赵俊借贷千金以便回朝献与刘瑾。赵知府先已答应既而不贷周氏计无所出竟在半途自杀。给事中许无锡以敢言著称他清核内库时现侵匿数十事他写好奏疏后自杀命家人于他死后上之。据载谏官“惧祸者往往自尽”④。

在畏惧和讨好两种心理的作用下各衙门各职官奏事先将章奏送刘瑾处具红揭称红本。然后上通政司称白本。刘瑾也往往将章奏携回私室与同党捏写旨意。这一时期对官僚奏议的批答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刘瑾的执政思想。由于以上种种行为京师流行“两皇帝”之说称武宗为坐皇帝或朱皇帝称刘瑾为站皇帝或刘皇帝。中外官僚多称他为“内相”1。他的同党更称他为“小太祖”2。

结党在打击反对派官僚的同时刘瑾也在拉拢一批官僚:最早与他结交的焦芳人品、才干均不足道。他既是行贿者又是分赃者“四方赂瑾者具三分之一赂芳以转及瑾亡不如愿”3。对于这样一个合作者刘瑾一直是不满意的。如焦芳想让他的儿子焦黄中中廷试第一遭到李东阳、王鏊的抵制。他向刘瑾诉说刘瑾回答:“黄中昨在我家试石榴诗甚拙顾恨李耶?”3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1 《明史》卷九五《刑法三》。

2 《明武宗实录》卷四一正德三年八月辛巳。

3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刘瑾用事》。

④ 《明史》卷一八八《许天锡传》。

1 韩邦奇:《苑洛集》卷四《大明嘉议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西野曹公墓志》。2 孙继芳:《矶园稗史》。

3 焦竑:《玉堂丛语》卷八《纰漏》。

④另一个很早与刘瑾结交的官僚刘宇先以万金馈赠。刘瑾对他很客气然而并不满意。刘宇一心想入内阁刘瑾满足了他但在他要入阁办事时刘瑾却说:“尔真欲相耶?此地岂可再入。”正如当时人所评论的:“刘瑾擅权大臣以贿进然见其才劣卒未终任。焦芳、刘宇俱以万金赂入阁然皆被斥归其他凡庸九卿报罢者日不可测。”1刘瑾的做法显然是有其道理的他要达到专权目的就不仅要接受形形色色的小人还必须网罗有才干的人。因此一旦有了机会刘瑾就很注意选用那些干练之人。如韩福在知县、知府、参政任上均有政绩任右副都御史时因事下狱刘瑾素闻其名立出之拜户部侍郎2。屈直任太仆寺卿近幸“揽纳请托百计求中直力禁之。近幸共谮于权瑾瑾察得其情亦雅重之谮者失气”3。后来清理刘瑾党人有不少如韩福、屈直者。

结交刘瑾较晚而刘瑾最为信任、欣赏与之相始终的官僚是张綵。张綵陕西安定人。马文升、杨一清等一代名臣都很器重他。弘治年间他曾弹劾辽东镇守等官“乱杀贡夷冒赏”。张綵通过焦芳与刘瑾结识刘瑾大为敬爱称为神人。张綵也有许多不好的品行。如好色为了夺同僚美妾或者升之官或者治之罪都是极恶劣的行径。但与焦芳相比他不但在才智上远远出而且对刘瑾确有积极的影响。④张綵之前无人敢对刘瑾的行为有所评论晓以厉害。自“吏部尚书张公采(綵)入朝始敢进言。凡事于顺门讲议虐政多所中止然后六部效之中外之情始通”5。张綵进言在两方面对刘瑾有一些影响:一是劝刘瑾加强对宦官的约束说:“公左右用事者多骗财坏事。”6刘瑾“疏同类”与张綵有关。二是劝刘瑾惩治贪贿。当时朝觐官员们为讨好刘瑾往往在京师借贷向刘瑾行贿时称为京债回到任所再靠盘剥小民或取之府库加倍偿还。张綵对刘瑾说:“公亦知贿入所自乎?非盗公帑即剥小民彼借公名自厚入公者未十一而怨悉归公何以谢天下?”1刘瑾对张綵此论大以为然故而采取惩治贪贿的措施。苏州知府鲍■、同知王卺江西左布政使马龙等贪赃山东巡按胡节用重金贿赂刘瑾侍郎张鸾出使福建敛银二万送刘瑾给事中欧阳平、御史贝仪、少卿李宣、指挥赵良等合伙向刘瑾行贿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张鸾所送银两还被刘瑾送交承运司。于是“剥削之弊一时少息”2。张綵指出“利归于私家怨结于朝廷”的严重性颇能打动重于专权的刘瑾这于是也成为他致力于与儒臣交接的基础。

如果说刘瑾与张綵等人的关系中还包含着很大的彼此利用的成份那么对文学名士的延揽似乎就更虔诚了。他对康海的仰慕之情是其他④ 《明史》卷三o六《焦芳传》。

1 《明史》卷三o六《刘宇传》。

2 《明史》卷三o六《韩福传》。

3 清康熙《陕西通志》卷二o《人物》。

④ 《明史》卷三o六《张綵传》。

5 韩邦奇:《苑洛集》卷十九《崆峒记》。

6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1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2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刘瑾用事》。

权势者们很难达到的。康海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o2)壬戌科状元。刘瑾认为这是很为陕西人争光的事**招致之。康海在文学上名气很大且“性刚直”不肯往。刘瑾要杀李梦阳康海受托前往刘瑾处拜谒讲情。刘瑾听到康海至“倒屣摄衣相迎留饮坐话久之”李梦阳由此而保全性命。3康海还对刘瑾说:“天有夏必有冬以敛之有雷霆必有雨泽以濡之。今公威则震矣而恩未舒宜思消长之。”刘瑾高兴地说:“真吾兄也未有以此言告我者。”1刘瑾的乡土观念是很强的上面提到的数人都是陕西人。应当说张綵因列入刘瑾党人被杀康海因列入刘瑾党人被逐都是很冤枉的他们是“党争”的牺牲品。

查盘查盘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刘瑾执政期间组织科道官对天下军民府库、钱粮、各边年例银、两淮盐运司革支盐引、都司卫所军器乃至夫运、柴炭等进行查盘。

查盘先是打击反对派官僚的一种手段。正德三年(15o8)六月李东阳指出查盘钱粮巡抚官等只是督理不严请宽追赔或罢斥不用。刘瑾拟旨谈到督抚等官应负的责任后突然一转称:“如钱钺之擅改禄米张缙、马中锡等之不职王时中之酷烈许进之越制选官刘健、谢迁、韩文之无知叩阍尤有不能尽举者不治何为?”2这些远远出了查盘的范围。刘瑾所推行的查盘也带有一定的改变吏治目的因此查盘在打击反对派官僚的同时也会波及其他官僚甚至包括刘瑾的亲信使他们惕厉不已。正德三年正月查盘时刘宇已任兵部尚书因前任大同巡抚耗费者多他深感不安上疏自陈请求“少垂优礼将远年巡抚任内事听与开释”3。刘宇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这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瑾对各边年例银的查盘。

年例银是朝廷每年分解各边的银两包括食盐开中改折的部分和朝廷对边费的贴补数量相当大且有急剧增长的趋势。如正德元年(15o6)宣府和大同在五万两年例银之外又分别送银六十一万两和四十万两辽东在十五万两年例银之外又送银三十三万四千两。1正德三年(15o8)三月户部安排送各边年例银“诏不许。谓各边既设屯田又有各司府岁输粮草天顺以前初无户部送银之例其例始于成化二年(1466)。盖或因警报或以旱潦事变相仍行权宜接济之术耳。而其后遂为岁额且屡告缺乏得无盗取浪费之弊耶?”2两个月后刘瑾奏请查盘各边年例银用度:“弘治十五年(15o2)至正德三年预解过辽东、大同、宣府、宁夏、甘肃、榆林各边年例银并奏讨银两共五百四万六千七百五3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1 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一《言语上》。

2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3 《明武宗实录》卷三四正德三年正月壬戌。

1 韩文:《为缺乏银两库藏空虚等事疏》见《皇明经世文编》卷八五。2 《明武宗实录》卷三六正德三年三月己亥。

十三两有奇乞差给事中、御史分行稽核籴买粮料草束用若干折放过若干见存若干有侵盗浪费诸弊从实参奏。”3边饷边银屡告缺乏有许多原因。刘瑾认为“各边粮草缺乏马匹罢(疲)惫皆由官不得人。”④他还说巡抚总理等官“既治边无方以致浥烂糠秕百有余万”等到事则“全罪仓官小民”5。官僚失职造成的损失确实惊人。正德二年(15o7)十二月给事中安奎等奏:宁夏大河口驿新旧草烂十四万三千三百束有奇典守者捏称浥烂成灰。正德三年(15o8)八月礼科给事中曹大显等奏:查盘延绥等处仓库粮料浥烂糠秕者三万六千余石布匹浥烂者三万三千三百二十余匹。九月给事中蒋金等奏:查盘建昌松潘等仓侵盗浥烂者计万余石。

一方面是负担过重朝廷不堪支付一方面是官员失职造成巨大浪费。刘瑾把查盘当作一件大事不时举行并用经济制裁的手段惩治官员。在查盘中被劾官员开始多被逮下狱后来改为追赔罚米赔银多至干两罚米多至千石。他们中有一些是无辜者另有一些当治罪而未治罪者而相当一部分被治罪的官僚确为失职。罚米很引起官僚们的不安和反感但对后一部分官僚来说要他们分担朝廷的经济压力有其合理之处。

清丈刘瑾对清丈土地的自觉意识或许不如查盘其意义却要更大。从正德元年十月刘瑾开始把持朝政以后屡有清丈土地的记载。

正德二年(15o7)十一月命户部侍郎王佐等踏勘徐保所进皇庄田四千三百余顷量出余地给无田民种之如例起科。

正德二年十一月敕守臣踏勘汝府获(嘉)、辉(县)二县三桥坡田地共一百三十一顷余赐该府者七十顷。其余为退滩无粮地只以原赏地与之。正德二年十二月命巡按直隶御史赵斌清理大同无粮地得五千九百五十九顷余清理宣府原设听拨屯田地四百五十三顷余失额并无粮余地二千零十八顷照数造册备考。同月命司礼监太监王高金、户部员外郎冯颙查勘泾王奏请土地赐王为业者二百零五顷其余各类土地一千七百余顷难以给赐。锦衣卫逮系有关人员至京究问(后仍以其中无粮地七百余顷赐之)。

正德三年(15o8)二月户科给事中段豸查勘山东活碱地官民地一千二百七十八顷余可办纳存留以备常赋死碱官民地六百三十九顷余可折纳布钞以宽民力。

正德三年四月命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张或清理宁夏等卫屯地新增四干四百余顷户部议有抛荒者亟召人佃种。

正德三年五月命监察御史李瑛清查甘州等十二卫古浪等三所屯田清出膏腴田三千余顷除补原额之数外尚有一千余顷拨军壮余丁承种。正德三年六月山东巡按周熊查山东屯田比永乐年间多一万八千三百五十余顷。户部议已清田粮行各卫征纳。

3 《明武宗实录》卷三八正德三年五月丙寅。

④ 《明武宗实录》卷三六正德三年三月乙卯。

5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正德四年(15o9)二月派户部主事李思仁核实张允于弘治初所献徽府河南鹿邑、直隶毫州田土得地六千一百九十余顷起税二万四千余石以二千石给徽王其他输河南有司。

从这些处置来看刘瑾清丈土地是为了查革隐漏增加税地以保证“租税不失原额”。值得注意的是正德三年三月以后即议革罢年例银之后刘瑾把注意力转到对屯田的清丈。这不是偶然的。刘瑾把年例银和屯政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看到了屯政败坏和年例银日益增加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在革罢年例银之后才特别重视清丈屯田。

正德四年七月以前清丈屯田还是局部的现象到八月开始对屯田进行全面的丈量:派户部侍郎韩福赴辽东、兵部侍郎胡汝砺赴宣府、大理寺丞杨武赴大同、通政司左通政丛兰赴延绥、大理寺少卿周东赴宁夏、尚宝寺卿吴世忠赴蓟州、兵科给事中高淓赴沧州。这与成、弘年间清理丈田“止于腹里”1的状况相比无疑是大为改观。不但范围扩大而且用法严厉。高淓丈沧州等地草场屯地劾治不职官员六十一人其中包括他的父亲高铨。史称“淓畏瑾遂并劾其父士论薄之”2。对此事的是非姑且不论但官员自劾其父足见当时清丈法令之严。

在对屯田的全面清丈中除了继续强调以前提出的基本规定还统一规定了限制内外镇守官占田的数额即所谓“养廉田”。正德四年闰九月户部提出裁减内外镇守等官田诏曰:“内外镇守官朝廷重托俱准以水旱地各十顷副总兵半之;分守、监枪、游击各旱地十顷守备半之免其征税。其余愿自佃种者照例起科多余田地拨与空闲舍余人等承种佃种明立文册。敢有奏讨并吞并者科道官查记重罚之。”3清丈过的免征地四面立石作为标记“严禁移换侵占”④。可见“限田”的规定确曾一度认真执行过也收到了一定的实效。十二月甘肃巡抚王宪核实卫所屯田保留下一组很有价值的数字。5姓名官职清出地(顷) 免税地(顷) 税地(顷)

宋彬镇守太监112 2o 92王勇总兵87 2o 67操军湖田87 87张昭分守33 1o 23白琮总兵14 2o -6王欣监枪1o 1o姜汉副总兵25 1o 15苏秦分守13 1o 3赵承序守备15 5 1o总计396 1o5 2911 韩文:《为缺乏银两库藏空虚等事疏》。

2 《明武宗实录》卷五九正德五年正月丙戌。

3 《明武宗实录》卷五五正德四年由九月庚子。

④ 《明武宗实录》卷六二正德五年四月丁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