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 人言可畏(上)
作者:姜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08

吴晨领军到达滏水南岸时,赢天、冯孚等人已在岸旁的浮桥旁等侯。 79阅.当先的一人身材高大,只以目测应在八尺以上,年纪在二十五六,身穿一领绣着四爪飞龙的淡紫色罗袍,外套一袭银色的细鳞甲。鳞甲长过腰际,塞进腰间的白玉带中。脚上蹬着一双白鹿皮长靴。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用紫色的丝巾盘起。脸庞光洁白皙,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

形形色色的人物吴晨见过不少,但如此器宇轩昂的美男子实是平生仅见,心知此人一定是袁尚了。

果然,冯孚抢上几步,先行引荐道:“吴使君,这是我家主公,大将军领冀州牧袁公讳尚。”

不等吴晨开口,袁尚已趋步上前,先拉住吴晨的手,朗声笑道:“这位想必就是吴并州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未见使君前,我便一直在想,该是如何一个相貌才能配得上用兵如神、仁名远播的吴并州,却是如何想也想象不出,直到方才亲眼见到使君,才感叹果然总有上苍宠眷之人。”

吴晨虽然不齿袁尚历史上的为人,但也不得不佩服其身为世家子弟的涵养,刚经历几乎军亡人灭的大败,仍能如此镇定,谈笑自若,换做旁人,此时怕是早已哭的死去活来了。微笑道:“过奖,愧不敢当……”

袁尚叹道:“不是过奖,事实如此,昨晚若非使君施以援手,我险些就被曹操这背主奸奴害了。”

吴晨肃容道:“昨晚之战实是侥天之幸,第一巧是冯主薄恰在我军击败张郃后来到雍城,我收到消息后立即起兵向邺城而行,准备与大将军汇合。第二巧是大将军又恰好沿邺城和雍城最短的路线后撤,在漳水南岸恰好遇到一起,否则昨晚之战后果难料。”

袁尚连连点头,道:“使君说的极是,可见老天仍是眷顾我袁家。”接着提声向身旁的兵将说道:“昨晚之战,凶险异常,但我军虽败而不溃,众志成城,后能逼退曹瞒,足见我袁家四世三公绵延百余年,非是侥幸所致,实有上苍眷顾。”右手握拳,高高举起,朗声道:“曹瞒逆天而行,虽狡蛮凶顽,也必遭失败,袁氏虽屡遭破败,但天命不弃,最后胜利必属我袁氏。”

袁尚本就生得高大威猛,这番话提气说出,声传数里,多少提振了些才经大败的袁军的士气。袁尚身旁数十位袁氏的老臣热泪盈眶,高呼:“天命所归,袁氏必兴,曹瞒必败,天命所归,袁氏必兴,曹瞒必败……”

身后隐隐传来啜泣声,吴晨心知是原河北的将领见到此情此景情难自抑,痛哭失声,心中也觉骇然。这些河北将领,有的是不得已随自己逃离朝歌等曹军必经之地,有的是在邺城被审配排挤,怒而反出袁军。虽然一路之上随自己南征北战,但在这些人心中,自己只是他们心中的无敌统帅,心中的主公仍是袁尚。倘若袁尚统兵作战能力再强一些,或许这些将领便会重回袁军。

吴晨并不怪他们。与这些河北将领历经多次出生入死,吴晨心中认为他们是兄弟更多于是下属,若是他们认为重回袁尚麾下才会心安,吴晨虽然会感到惋惜,但不会劝阻。

但眼前有要紧事却不得不说。待河北将领呼声降下,吴晨向袁尚道:“我在过来的路上,听一些袁军说,张南和冯习两位将军还驻扎在剡城。曹操多计,从漳水退去后,必然会将主意打到张、冯两位将军身上。大将军要及早绸缪。”

袁尚道:“啊,使君说的是。那依使君,该如何做?”吴晨道:“迅速知会张、冯两位将军,要其向邯郸与大将军汇合。”袁尚向身后道:“阴司马,取我将令,传张南和冯习速来邯郸与我汇合。”

吴晨阻止道:“大将军,这令不是这么传的。将军与张、冯分别已有数日,以曹操的多智,不会不将主意打到两位将军身上,此时剡城是什么情况?两位将军是否已被曹操说动?若没有说动,自是最好,但万一说动,阴司马贸然前往,岂不是狼入虎口?”

袁尚笑道:“张冯两位将军是我袁氏的嫡亲连襟,最是亲近不过,如何会反我而投曹,使君过虑了。”吴晨苦笑,心想,张南、冯习听说你被击败,当晚便投了曹操,这是历史上写明的,如何会是我多虑?肃然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张、冯两部合起来有万余兵马,不是小数,必须谨慎从事。”

这时田纯在一旁说道:“大将军,吴使君说的极是,兵法曰:庙算多者胜,庙算不多者不胜,何况曹瞒一向诡计多端,不可不防。”

袁尚两条剑眉皱了起来,望望远处休憩的袁军,再望望吴晨,半晌才说道:“那依使君,该如何做?”吴晨道:“将军亲自前往剡城,督军张冯两位将军来邯郸。以将军的威望,即便张、冯两位将军投曹,也可喝令两人悬崖勒马,弃暗投明。”

袁尚还未说话,一旁的阴司马先叫了起来,“使不得。大将军千金之躯,如何能亲身赴险?万一张冯确已投曹,大将军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说着连连摇手。这阴司马年纪在五十上下,面相与阴夔有五分相似,多半是堂叔伯兄弟。

吴晨不理他在一旁嚣叫,只一瞬不瞬地看着袁尚。袁尚面色变了数变,低声说道:“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以袁尚的身份地位,这一句已相当于软语相求。吴晨想起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不由得暗自苦笑,心想这位袁三公子不但承继了袁绍的好皮囊,也承继了袁绍某些秉性。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若大将军觉得为难,我可陪大将军一起去。”

田纯惊呼出声,道:“若大将军和使君都去剡城,邯郸这里便无人领军啦,这如何使得?”那阴司马接口道:“不如这样,大将军驻守邯郸,使君前去剡城传令,使君觉得意下如何?”

赢天破口大骂,说道:“那姓张的和姓冯的是我们的嫡亲连襟?我大哥去他们听我大哥的话?你们大将军的命是命,我大哥的命就不是……”黄忠一把将气愤填膺的赢天拉开。

那阴司马老脸顿时红了一片,干咳一声,垂下头去。袁氏的十余名老臣见几人起了争执,都拥了过来,将袁尚围在中间,低声说起话来。

赢天走到吴晨身前,大声道:“大哥,这些人贪生怕死,跟着他们没混头的,还是走吧。去并州取回超哥和黑脸的遗骨,咱们就回凉州吧。”

恒纪、田纯、阴司马等人脸上尽皆无光。

吴晨苦笑着拍了拍赢天的肩膀,道:“我晓得的。若能在河北击败曹操,凉州就少一些流离失所。河北保不住,凉州也就很快大难临头了。形格势禁,不得不尽力而为。”赢天叹了口气道:“你是大哥,你说了算。但我说句实话,就凭他们……”向袁尚和围在他身旁的老臣撇了撇嘴,“我们能全身而退那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吴晨叹了口气,心知赢天所说不假,但目前局势如此,又岂是说脱身就能脱身?心中唯有暗暗纳闷,河北局势何时竟变成了现在这般田地,似乎与当时与诸葛亮商谈的河北经略完全不同?想到这里,不由又向站在远处的诸葛亮望去。但见此时诸葛亮也是眉头紧皱,看不到一丝笑容。似乎感受到吴晨的目光,诸葛亮转过头来,望向吴晨,扫了一眼,像是长长叹了口气,又转向远处。吴晨心头巨震,猛地明白错出在哪儿了。

其实在筹划河北之战时,两人便有共识,即河北并非久留之地,转战到河北的目的,只是帮袁尚击破袁谭,使曹操深陷河北和难以追击,这样才能从容进入并州,再返回凉州。而在朝歌之战后,似乎便偏离了这个目标,也就是在那时,两人的第一次出现了不合。随着此后朝歌之战、邺城之战,大军陷入河北战事越来越深,两人的不合便也越来越深。

想通了这一节,吴晨不由笑了。袁尚的贪生怕死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大军可以借此掉转到滏水下游,青州边界,伺机击破袁谭。当然若曹操于期间击破袁尚,吴晨也不介意将袁谭留下,将曹操继续缠在河北,全视情况而定。

这是自与诸葛亮不合以来,吴晨头一次如此轻松,心中对诸葛的敬佩却是更深了一层。暗想,等剡城的事一了,该找个机会和诸葛再深谈一次了。

这时袁尚与老臣的商议也完毕。袁尚干咳一声,向一旁的阴司马点了点头,阴司马前趋一步,来到吴晨身边,从怀中取出一枚黄金制成的小印,印的一头赫然用紫色的丝带系着。

阴司马目中现出凝重之色,珍而重之的将金印捧在手中,跟着双膝下蹲,将印绶高举过头,递向袁尚。

此时站在四周的河北兵卒呼吸都急促起来。吴晨有些了然,心知这金印紫绶,必然是袁尚的大将军印。

果然,袁尚双手将印捧起,又递向吴晨,道:“使君,这是我的大将军印,见印便如见我亲临,张、冯若有违逆,使君更可持印便宜从事。”

吴晨有些震撼,心知在曹操重压之下,袁尚终于肯下成本了。双手将大将军印收下,揣入怀中,说道:“事不宜迟,我这便领军出发。”袁尚无限留恋地望向被吴晨揣入怀中的金印,道:“愿使君马到功成,早传捷报。”

吴晨道:“借大将军吉言,希望能领张冯两位将军早日归来。”拱了拱手,径直向河岸旁的战马走去。

晌午时分,吴晨领军来到邺城附近的南山。吴晨一时兴起,领着黄忠、赢天几人绕过曹军的明暗哨,来到一处山顶,透过灌木枝桠望向远处的邺城。有鉴于前次邺城之失,曹操将帅营放在了南面的开阔地,深壕高垒。前次被破坏的北营、西营也在修复中,曹军营中人马川流不息,营帐层层相接,绵延数里,铁桶般将邺城围在中间。而离邺城城墙百余丈外,一条丈余宽的水沟蜿蜒绕城一周。

吴晨暗自揣摩,若此时由自己破围,该如何布军?越想越觉得曹操的部署当真是思虑惊喜。心想若当日破围时曹操在军中,自己那套破城战术在这围城大师的困守下绝对难讨到好去。不由得又暗自庆幸,幸亏已打定主意不再陷入到袁尚和曹操之战,否则要破邺城之围,更不知要死多少兵卒。长叹一声,当先向山下而去。

※※※

砰、砰、砰……

院外响起一阵敲门声,跟着一把苍老的声音响起:“蔡大家,蔡大家在么?”

蔡琰急忙放下手中的毛笔,提声道:“小红,小红,门外有客人。”半天却没有人应声,蔡琰无奈之下,起身来到门前,跻上鞋,穿过院中的小径,将院门打开。门外站了十来个老人,当中一人便是前次才给代写过家信的博昌。

博昌是蔡琰贴身婢女小红的远方亲戚,因家中几个男丁都被征调入伍,前阵子齐齐写了家书送回来,却因不识字,只能到处托人念信。但是前方战事吃紧,许县附近的年轻子弟几乎都已征调去了河北,而那些识字的文官却又说不上话。便在百般无奈之际,凑巧听小红说起蔡琰识字,这才请托蔡琰代读并代写家信。

蔡琰道:“昌伯,你有事?”

博昌有些拘谨,嗫喏道:“蔡大家,上次你代写家信,我可是感激的很。”猛地跨前一步,将一个包袱塞到蔡琰怀中,“这是一些粟米,蔡大家不嫌弃就拿去吃吧。”

那包袱有四五斤重,足够吃上十天有余,蔡琰知博昌家也不宽裕,急忙道:“昌伯,你们家有不宽裕,何况我这边也有些余粮,这些粟米,你还是拿回去吧。”说着将包袱递回博昌。

博昌双手乱摆,道:“使不得,使不得。我听小红说,蔡大家也是替人绣花、缝补补贴家用,前次耽误了你大半日的时辰,误了好几件绣花。我听了觉得心上很不安。这些粟米,就当是大家替我代写家信的酬劳。”

旁边十几人七嘴八舌地都劝了起来,有的道:“蔡大家你还是收下吧。”有的道:“就是一点而心意,你若不收,昌伯该多难受。”还有的道:“大家不收,是不是吃不惯粟米?那大家说,只要我们有的,保准送来。”

蔡琰眼见得盛情难却,说道:“那就谢谢昌伯了。”博昌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蔡琰收下包袱,却见众人仍没有散去的意思,奇道:“昌伯,你们还有事?”

昌伯老脸涨的有些红,期期艾艾地道:“我们这些街坊邻里的,都有男丁从了军,前些日子都写了家信回来……”话没说完,不但整张脸红了,连脖子也开始红了起来。

蔡琰微笑道:“我刚绣完了几幅手帕,现下刚好有些时间,若不嫌弃我字迹粗劣,倒是愿意为各位乡亲一一回复家信。”

众人的忧虑顿时一扫而空,噢的一声欢呼,纷纷将手中攥着的书信递了过来,院门狭小,众人几乎将蔡琰挤了一个趔趄。蔡琰急忙道:“慢慢来,慢慢来,别挤着了。”边说边向后退,从众人手中一一接下书信。

便在这时,猛听得一人大叫道:“你们这是做什么?是想找打么?”一人从人群中挤了进院,抄起院门旁的门闩就往人群中打去。蔡琰急忙喝道:“小红,做什么,快住手。”但终究是慢了一线,一名老者应闩倒地,啊哟啊哟的叫了起来。众人见小红凶猛,急忙闪开。小红威风凛凛的来到蔡琰身旁。蔡琰又好气又好笑,道:“小红,你发什么失心疯,怎么把人都打倒了?”想俯身去拉跌倒的老者,却被小红挡在了身前。小红左手叉腰,右手持门闩,道:“他们往咱家里一窝蜂的挤,我还以为是坏人来咱们家抢物什呢。”用门闩一指人群中的博昌,道:“你怎么又来了?上次你耽误小姐少绣了几幅花,害我们被那些人耻笑,你不知道么,怎么这次还来?”

博昌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我这次是来送粟米的,央蔡大家写信不是我的主意,不是我的主意。”小红将手中的门闩挥了挥,道:“就是你,就是你,肯定是你,不然谁知道咱们小姐会识字?”

蔡琰将小红拉到一旁,说道:“小红,不要闹了。”向有些垂头丧气的街坊说道:“街坊们慢慢来,不要挤着了……”小红在旁不依地道:“小姐,你就是心太好了。你替他们写家书,这得耽误多少时辰啊,又害我要被那些坏人骂啦。”蔡琰温婉一笑,道:“都是街坊邻里的,帮帮忙总是应该的。”小红嘟着嘴道:“又不是你去送,骂的自然不是你啦。”蔡琰抿嘴笑了出声,拉着小红的左手轻轻摇了起来,柔声道:“好啦,好啦,最多一会儿我陪你去送。”小红万般无奈,踱了跺脚,转身进了里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