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话:玄烨 1
作者:雲中龍      更新:2020-02-05 21:06      字数:4129

康雍干盛世指的是清朝从康熙帝到雍正、乾隆中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清朝的国力达到鼎盛,严格而言,是康熙二十三年到嘉庆四年的期间。

这段时期局势较为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财富有所积累,国防力量也相对强大,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处于上升状态,这段时间跨度至少有一百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

清朝平定三藩之后进入康雍干时期,虽然还在处于小冰期时期并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但在清廷的统治下发展有了根基,称为康雍干盛世。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阿木古朗汗,蒙古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了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呼喀尔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顺治十一年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他的母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为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他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玄烨即位于太和殿,年仅六岁,颁诏大赦,改康熙元年。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八岁丧父,母亲重病时候,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十岁丧母,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康熙皇帝一生功勋卓著,被称为康熙大帝,这个在中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童年却遭遇了比一般百姓家的小儿更多的不幸和挫折。

玄烨似乎有些生不逢时,他人生的最初阶段,竟然与皇父和董鄂妃的生死之恋相始终;顺治十二年,玄烨两岁,福临与董鄂氏相爱。十三年,玄烨三岁,董鄂氏入宫,被封为皇贵妃。十四年,玄烨四岁,十月董鄂妃生子,福临欣喜万分,称为:“朕的第一子。”举行隆重的庆典,以示这位诞生未久的婴儿,将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十五年,玄烨五岁,年初皇四子病逝,被追封为荣亲王,福临、董鄂妃痛失娇儿,心灵创伤久久难以平复。十七年,玄烨七岁,八月董鄂妃病逝,福临痛不欲生,五个月后也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在此期间,福临始终处于与董鄂妃的热恋中,对待小玄烨,自然不能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关爱。

清制,皇子、皇女出生后,由乳母、保姆等哺育、服侍,与亲生额娘分居两处,平日不常相见。对玄烨来说还不仅如此,他为了避免水痘,两三岁时,就被迁往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的一座府邸养育。因为不住在宫内,他与生母佟佳氏接触的机会也很少。

顺治十五六年后,玄烨出天花痊愈,才重返皇宫,但与皇父、生母相聚之日,已剩下无几。玄烨曾经回忆儿时的情景:“先帝因为朕幼年的时候,未经过出痘,命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感到抱歉之处。”

玄烨八岁登基,富有四海,却不曾像一般人那样,充分感受生身父母之爱,这是他童年即有的渴望,至死未释于怀。

和所有孩子一样,玄烨和自己的生母很亲,感情上也更为依恋。佟佳氏幼年入宫,成为福临的妃子,生下玄烨后,由于福临与董鄂氏热恋,她被冷落一旁,当时还不足十七岁,直到福临病逝,她的处境始终没有改变。这事实上是福临后宫中,大多数妃嫔不幸遭际的缩影,从佟佳氏身上,折射出福临对她们的冷漠无情。

玄烨自幼敏感,善解人意。尽管他不谙世事,然而在与额娘不多的接触中,额娘黯然的眼神和隐隐流露的愁苦,或许会使他有所感悟,引起他幼小心灵的共鸣。在皇父与生母的矛盾纠葛中,他本能地同情额娘,置于他内心最隐秘处的天平,始终倾斜于佟佳氏一边。

玄烨继位后,佟佳氏与福临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并称为两宫皇太后。但她命途多舛,竟于康熙二年病故,年仅二十四岁,距康熙元年被正式尊称为慈和皇太后,只有四个月。相对而言,玄烨继位到佟佳氏病故的两年,是玄烨一生中和亲生额娘接触最多的时期,佟佳氏去世的时候,他们的母子之情,正处于上升阶段。对玄烨来讲,这短暂的两年弥足珍贵,为他留下终生的回忆。

佟佳氏患病期间,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寝膳俱忘。大臣们见他一天天的消瘦,请求他节劳少休,但他根本听不进去。佟佳氏去世后,他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近侍无不感泣。他执意要将额娘的梓宫亲自送出紫禁城,安奉坝上享殿,经孝庄再三劝止,勉遵慈谕,仍哭踊不辍。一个不足十岁幼童对生母的感情,毕竟是发自内心,无从矫饰的。

康熙二年,佟佳氏被祔葬孝陵,谥号为孝康章皇后。玄烨从小与生身父母相聚无多,他尚未成年,双亲又先后离世。但是骨肉之情,与生俱来。在玄烨心灵深处,在他丰富的感情世界中,皇父、生母始终和他同在,一生无法分割。

早在大清帝国的第二任皇帝皇太极死的时候,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希望能够拨乱反正,登上帝位,但是皇太极族系的人马气势汹汹,大闹议政王公大会,甚至还拔出了刀子,冲着多尔衮比划比划,比划的最终结果,是多尔衮退让了,让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福临做了皇帝。

这群拿刀子冲着多尔衮比划的人当中,有一个家伙最是凶悍,此人力大无穷,勇冠三军,曾经在正阳门下,一箭命中门楣,十几个侍卫竟然拔不下这支箭,由此看来这个家伙就是阻碍了多尔衮的帝王之路的主犯之一。

这人是谁呀?在领导面前大喊大叫的,还拿着凶器,多尔衮一打听,原来是皇太极的家将,名字叫鳌拜。多尔衮当时就火大了,命人把鳌拜推出去砍了。这时候小顺治飞跑了来,搂住鳌拜的脖子不放,央求多尔衮放过鳌拜。多尔衮不好当面跟小皇帝计较,只好罢手。

等回到家,多尔衮越想这事越上火:“你说这个鳌拜,这里有你什么事啊,跟着瞎搅和?”

命人拿鳌拜的考勤记录来,打开一看,怪不得鳌拜这么替小顺治卖命,原来他以前犯过错误,有错误那就好办,有错必纠嘛。于是多尔衮传令,再把鳌拜那厮推出去,接着斩。

听说又要追究鳌拜的历史错误,小顺治急如星火,飞快赶到,再次央求多尔衮刀下留人,没奈何,多尔衮只好依从。

前两次鳌拜侥幸逃过去了,多尔衮这时候忙着进取中原,暂时没顾得上他。等到赶走李自成,一窝蜂地搬到了北京时,多尔衮忽然又想起了鳌拜的事,这一次他给鳌拜找了个新的罪名违令渎请,就是没有听指示,擅自主张,犯了严重的错误,第三次将鳌拜推出门外斩首。

这时候的顺治,正承受着感情的苦恼。别的男孩子苦恼,是不知道如何接近女生,他的苦恼却是不认识的女生太多,都趴在宫里,对他虎视眈眈。尽管如此痛苦,但是顺治还是没有忘记鳌拜,听说鳌拜又要被斩,他又一次飞跑了去,求多尔衮看在他苦恼的份上,饶过了鳌拜。

就这样倒霉透顶的鳌拜为了顺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幸运的是多尔衮突然从马上跌下来死了,不然的话,说不定哪一天顺治一打盹,鳌拜的脑袋就没了。

在多尔衮的残酷政治高压之下,皇太极一脉的亲信早已经被剪除得七七八八,而这个鳌拜之所以能够侥幸残存下来,就是因为他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可见此人的忠心,可昭日月。所以顺治皇帝在二十四岁那年死的时候,留下了遗命,嘱托鳌拜照顾新登基的小皇帝,为四大顾命老臣之一。

但是没曾想过,多尔衮几次三番都没有能够扳倒鳌拜,但是鳌拜天生的霉运当头,拦也拦不住,他很快就被另一个政治对手给清除了,大清国第四任皇帝康熙。

鳌拜对帝王是如此的忠诚,小康熙为什么要干掉他呢?

话说传教士汤若望来到中国之后,因为形貌奇特,遍体长毛,于是引发了朝廷关注,被引进皇宫,与小顺治成为了莫逆好友。小顺治时常去汤若望家里做客,共商天下大事,正商量之间,顺治天花发作,一命呜呼。

于是皇太后孝庄找到汤若望这里,问道:“你说顺治死了,他的儿子都是小孩,大儿子牛钮生下来就死了,二儿子福全九岁了,三儿子玄烨才八岁,你说我们是立福全当皇帝呢,还是立玄烨当皇帝呢?”

“当然是立玄烨。”汤若望回答。

“为什么呢?”孝庄问道。

“因为……”汤若望解释:“玄烨已经出过天花了,你看这孩子满脸的大麻子,那么他就有了免疫力了,不会像别人说死就死……”

“那我们就立玄烨好了。”孝庄皇太后从谏如流。

于是小麻子皇帝康熙,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么这位帝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八岁被选为大清国第四任皇帝,九岁改年号为康熙,十三岁白蓝旗争地案爆发,鳌拜斩三大臣,十四岁正式亲政,十五岁干掉了以鳌拜为首的集团,拨正了大清的方向,二十岁取消广西、云南和福建三藩,财政统一划拨中央,二十一岁三藩连手起兵叛乱,二十二岁云南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大搞南独,起兵叛乱。

二十三岁立一岁的小皇子胤礽为太子,三十岁收复台湾,三十一岁设台湾一府三县,三十二岁发动雅克萨战役,击溃沙俄侵略军,三十三岁发动雅克萨包围战,三十五岁孝庄太皇太后死,三十五岁新疆葛尔丹在吞并漠西三部落之后,出兵攻打漠北诸部,漠北数十万难民逃入漠南,请求中央政府出兵平叛。

三十六岁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三十七岁发动漠北乌兰布通战役,大败葛尔丹,四十一岁葛尔丹向俄人借鸟枪六万,再次掀起叛乱,四十三岁发动克鲁伦河战役,大败葛尔丹,四十四岁葛尔丹服毒自尽,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地区,将四个部落交由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那布坦管理。

五十五岁已立三十三年的老太子胤礽被废,五十六岁恢复胤礽的老太子职务,五十九岁再度解除胤礽的老太子职务。六十岁遣使入西藏,册封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六十四岁新疆策妄阿那布坦驱兵进入西藏,占领拉萨,杀拉藏汗,严重地破坏了民族团结。

六十四岁派军队去劝说策妄阿那布坦撤出西藏,惨遭策妄阿那布坦暴打。六十七岁再派军队进驻西藏,策妄阿那布坦被迫撤出,恢复了当地局势的稳定。六十九岁死于北京畅春园,死因活得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