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义和团》火了!
作者:张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1

第217章《义和团》火了!

相对于1921年中国电影的红红火火,1922年,多少显得有些压抑。根据《申报》的统计,1921年从1月份道12月份,一共上演电影79部,当然这些电影中间,很多都是良莠不齐甚至滥竽充数的电影,不过,以《精武门》为首的一系列优良电影分别在不同的时段挑起了大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1922年,1月份道10月份,一共放映电影53部,这其中,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电影都是烂片,质量粗劣,技术制作更是不堪入目,一直到十月,依然没有一部比较能够有特sè的优秀电影诞生,这不能不让1922年的电影市场显得不尽人意。

为此,《申报》特意做了一个整版的情况分析,从电影市场的活跃和资金的投入来看,1922年远远超过1921年,新成立电影公司41家,尽管很多都是皮包公司,但是巨大投资的涌入却是事实,代表了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在数量上比不上往年,而且是月份以前也没有好电影生产出来,可是最大的进步,就是今年出现了一批大投资大制作水平远远高于去年的电影的出现。

“某种程度上说,《义和团》的首映,打破了这个沉闷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拉开了民族大制作电影的先河”对于首映的《义和团》,《申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一年,市场上出现的电影固然烂片充斥,让人觉得沉闷,更为沉闷的,则是社会压抑,不管是先前的直奉战争还是接下来的孙中山北伐失败,尤其是日本人闹出来的上海惨案,让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尤其苦闷,他们需要发泄,需要一些东西来排解内心的烦恼。

这对于电影公司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只要瞄准了观众心理生产出相应电影就能够一炮走红的机会。

这个机会,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的电影好,谁的电影时间上抢得早,谁就越占便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尽量赶《北洋水师》的工期,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输给了《义和团》。

相比于我们的《北洋水师》,国光电影公司的《义和团》在拍摄周期上是占了便宜的。尽管我们有环球、派拉门g这样的世界一流电影公司的合作,但是国光电影公司的合作伙伴法国百代电影公司也不是吃素的。在场景上,《义和团》反应的是1900年左右的义和团运动,场面虽然宏大,但是那种宏大是人员数量上的,《北洋水师》设计的海战、军舰,拍摄难度远远超过《义和团》,所以《义和团》最先杀出来,提前放映,几乎让我无可奈何。

10月8日。在原先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现在的国光电影公司的官方影院——白礼士电影院,周剑云和程步高搞了一场声势喧天的首映式。商务印书馆凭借着它自身在文化界的巨大影响力,邀请了上海几乎所有的有名有脸的人员到场,上海几十家大的电影院、一百多家小电影院,几乎全部和他们签订了放映协议。

《义和团》之前做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一点上,这一次他们几乎把大中华电影公司之前的宣传手段全盘吸收,做得很是出sè,尤其是彩sè的《义和团》海报,更是夺人眼球,上面身穿拳服,举着大刀的义和团战士,咆哮着冲向列强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是让压抑已久的老百姓觉得痛快。

在这样的情况下,放映《义和团》的各大电影院人满为患,票房一路一飘红

10月9日,上海各大报纸纷纷推出头条,迫不及待地对《义和团》展开了大篇幅的报道,而且几乎全部从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角度上,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赞扬。

《一部电影展国威》,《大公报》破例采用了通栏的形式进行报道,在头版刊登了著名评论家陈冷血的慷慨jī昂的评论。

“我国之衰落,自鸦片战争起,满清一味低头妥协,毫不知反抗,天平军之起义,唤醒我华夏魂,继而义和团之运动,更是为我民族争光天才庚子年之义和团,以大刀长矛为武器,向武装到了牙齿的各国列强冲锋陷阵,精神之决绝,战斗之悲壮,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伟大丰碑之上可歌可泣”

“二十多年过去了,逝者已逝,英魂长留唯一不变的,是这积弱不堪的国家,是放肆嚣张的列强目前上海之惨案,更是从未有之耻辱国光电影公司做了一件好事,一件丝毫不负于‘国光’二字的好事先不从电影的艺术性来说,光在题材上,《义和团》就让人耳目一新,让我同胞精神为之大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义和团》完全可以和去年的伟大电影《精武门》相提并论。”

“如果说《精武门》是通过一个虚构的武术高手的故事来唤醒民众的话,《义和团》则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农民,展现了中国农民的群像,更加接地气,也更加真实一部电影,展现了我国之国威展现了我民族之不屈不挠这样的电影,实在应该多一些再多一些”

著名电影人欧阳予倩,则这样写道:“《义和团》的风格,是悲壮的,正是这悲壮,产生了无限大的精神动力里面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以王老五为首的义和团战士的英勇杀敌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统治者的妥协**,形成了鲜明对比,小人物有大骨气,看了让人潸然泪下若是我国民众都如此,列强何以能够欺负我们到如此境地”

“伟大悲壮感人这是我对于《义和团》的全部评价,这部电影的好,便是骨气人没有骨气,不能称之为人,一个国家没有骨气,不能称之为国家,一个民族没有骨气,便不能称之为民族《义和团》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我民族之骨气”一代宗师陈独秀,更是发表了《骨气最重要》的长篇评论,对这部以农民运动为主题的电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报纸,绝大部分的评论,都已经脱离电影本身,从当前的局势和国家命运出发,击掌而赞

可以说,《义和团》的出现,打破了“只有大中华电影公司能够拍出骨气电影”的先河,很是引人注目。

在一片赞扬之声,在非理性的狂热之中,也有一些人,坚持从电影本身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可观的评价。

同样在拍戏的洪深,百忙之中也写了一篇名为《义和团之优劣》的评价。

在对《义和团》给予了足够的肯定之后,洪深极为冷静地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解构。

“《义和团》在题材上是优秀的,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不可否认,它存在着一些弱点,有些弱点还是致命的。首先,电影的故事极为薄弱,周剑云和程步高没有蒋慕白那样的超然的故事设计能力,尤其是在驾驭这么大场面的能力上,捉襟见肘。整部电影,故事完全没有起伏高cháo,更是简单得无以复加,从开始到结尾,便是义和团的战斗,战斗,战斗,虽然看起来很解气,但是看完了之后,根本没有清楚周剑云和程步高再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逻辑húnluàn,有的时候不知所言,可怜巴巴的一点故事,完全被大场面的战斗所吞没。”

“其次,人物塑造失败。虽然周剑云和程步高也想塑造出活灵活现的任务,但是《义和团》的绝大多数角sè都被脸谱化了,义和团战士塑造成了飞檐走壁甚至吞符唱神的神仙,满清政fǔ的官员,不管是谁,全都成了小丑,没有细节,只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去机械处理,丧失了鲜活和真实。”

“第三,《义和团》最大的失败,在于和法国百代公司的合作。从技术和经验上说,世界一流电影公司百代公司的加入,给这部电影的制作和拍摄以极大的提高,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模式也是值得国内的电影公司借鉴和参考的。但是从电影本事来看,百代电影人的参与,使得这部电影很多内容都显得虚假做作。当我看到两个义和团首领端着咖啡,畅谈着民主自由的时候,就不得不为之惋惜。周剑云和程步高想给这部电影拔高,想给这部电影赋予积极的政治意义,所以把这样的镜头交给了法国人,但是法国人忽略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用他们的思维来反应中国人的思想,看得实在是别扭,实在是虚假。此外,电影中竖立了好几个法国人物,这些人物显然是为了迎合百代公司的利益而设立的,法国侵略军的副总指挥,大谈为了给中国带来文明,牧师传教,说是给中国人带来先进的信仰,法国战士救助中国老百姓,这些镜头,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美化了侵略者的同时,也让这部电影大打折扣”

“比起《精武门》,《义和团》是不足的,周剑云和程步高在电影造诣上,远远比不上蒋慕白,不过大场面弥补了这些,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一个小时十分钟都是战争戏,让老百姓看了过瘾,却造成了这部电影虚而无物,只是情绪上的宣泄罢了。”

尽管洪深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所有电影人对于《义和团》的真实评价,但是这部电影,却实实在在地火了。

这,对于我们,压力很大。

###

第三更,送上

吃饭去了,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