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时人不识凌云木 节一:寿宴
作者:未眠客      更新:2020-04-19 19:14      字数:4534

第二回:时人不识凌云木[1]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2]。想来:

孰是英?孰是侠?此中看,古今二分明钩。

节一:寿宴

维扬乃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城,《尚书·禹贡》曾道:“淮海维扬州”。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古扬州地域已属广阔。隋炀帝开凿运河,扬州曾一度华奢。大明逾唐又复数百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扬州府署之,更是今非昔比。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那时扬州烟雨蒙蒙,琼花盛开,踏青而去,正当得:“淮左名都,竹西佳处[3]。”而秋日的扬州,一样是别开生面,称得上是:“浅深红树[4]。”

就在这江月无声之际,扬州又平静了几个日夜。

这日清早,扬州城内一家大院忽的鸣起轰响,一轮鞭炮沿路而放,随街的百姓簇拥着,密密麻麻堆积成人海人山。即便节日里赶集,也未尝见得这等热闹。

扬州第一富豪郑天南五十大寿,果然非比寻常。

路近郑家,众人相互道贺,心下也难免嘀咕:“这郑家排场可豪奢得紧,大富大贵之人确非我等凡俗能及。”又听一声锣响,好似专为这繁富巷弄带来更多的惊喜,又似为敲响沉醉荣华而不尚自醒的人群而来。

街头转角处一匹高头大马缓缓驰出,马上那名男子一身锦袍,头冠长缨,气韵非凡,竟是衡山派掌门弟子狄肃英亲来为“泰山”贺寿。

众人均知,扬州郑家与南岳衡山联姻,不禁预示着金刀门与南岳衡山派将同气连枝,也表示郑家的生意从维扬做到了湖南。

两街纷纷赞道:“好个俊俏郎君啊!”又想不日后又将见他迎娶郑家小姐,羡慕者有,嫉妒者更是数不胜数。

狄肃英左右拱手,微笑示意。他前头一人持锣,当先引路,后面八名男子扛着大批彩礼。看来衡山派此来郑家,也是煞费苦心。

走马过街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衡山众人方才到了郑家。只见郑家门外红妆璀璨,大门敞开,显是早有好事者报与郑天南。得闻佳婿远来,郑天南亦是喜不自胜,赤袍高冠,手抚长须,早率着一众宾客在府外迎接了。

狄肃英急忙下马,跪倒在地:“郑老英雄今日大寿,如何亲自出府?小侄万万当不起这般大礼。”郑天南哈哈一笑,扶起狄肃英,身旁一名年长宾客笑说道:“狄少侠,这可是你的不对了,怎生还叫郑兄老英雄呢?”

狄肃英急忙拱手陪笑道:“是极是极,小婿一时失言,还望岳父大人多多见谅。”说罢又要拜倒,郑天南连忙扶住,说道:“何必行此大礼?你我早晚是一家人,不必拘束,快快进来吧。”原来郑天南有意乘着大寿之喜,将女儿婚事也一并办了,众宾客除却五大三粗者,皆是心知肚明,贺礼亦备了两份。

此刻郑家院里已挤满了宾客,绕是这般大院,仍觉拥挤。

郑天南又问道:“贤婿,令师近来可好?郑某昔日曾与他有几面之缘,别后时时牵念,多欲往衡山拜会,只是扬州事宜颇多,均未成行,可惜可惜。”

狄肃英忙答:“有劳岳父挂怀,家师身子健朗,近日里又在闭关研究一套新武学。家师对岳父也是极为敬重,待得他老人家得空,必当来扬州一趟。”

众人人各自闲话不提。郑天南邀来的多是些武林朋友,以及本地一些商贾乡绅,当然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江湖豪客,亦不能拒之门外。

于是大家也不客套,纷纷杳杳入席,所到之处,皆是喜庆装潢。郑家内厅本是极大,然而来宾甚多,郑天南又设三房偏厅,这才将众人安顿毕。

郑天南自坐一席,席上有江南武林老一辈名宿,诸如湖南神拳门孙百盛、广陵剑楚岱、六合拳掌门马兴德等作陪。狄肃英则与未婚妻郑菁以及郑门师兄弟等另坐一席。

酒过三巡,郑家家丁在屋外又鸣响了爆竹。待鞭炮完,宾客欢呼雀跃,掌声雷鸣,紧接着菜肴频上,郑府下人四处接待,忙碌异常。

席间,郑门弟子纷纷把酒敬向狄肃英,却是存心刁难。这帮人既在郑家,自知郑菁美貌,个个垂涎已久。岂料这狄肃英竟后来居上,捷足先登,都是三分气恼,七分眼红。

只听他们其中一人说道:“狄兄啊,今天是师父大寿,承蒙你不远千里前来祝寿,小弟先敬你一碗!”说罢他一饮而尽,狄肃英内功虽然不错,但他身为掌门弟子,打理诸事,平时极少饮酒。如今也喝了许多杯,如何敢像他这般,急忙推迟。众人如何肯依,连连催促:“狄兄不喝完,难道瞧不起我金刀郑家么?”狄肃英无奈,只得把酒喝了。如此三五杯下肚,腹内已如一团烈火。

又一名郑家武师也起身笑道:“听说狄兄是衡山掌门弟子,这内功势必高强,酒量想也不弱。咱们都在江湖上打滚,用这么个小杯,忒没豪气了。来,狄兄,用大碗!”说着劈手夺过狄肃英酒杯,换上了大碗。

先前那个汉子也道:“照啊,贺师兄说得对,狄兄,莫非你衡山派浪得虚名,这小小的一碗酒也喝不了?”另一个道:“就是,倘若你不是衡山派高弟,我也不来敬你,想不到衡山掌门威名赫赫,他的弟子却如此不济。”

郑菁看不下去,她知这几个师兄弟们的心思,忙说道:“你们别再劝酒了,他真快不行了。”旁桌几个江湖豪客听了登时纷笑道:“洞房还未过,郑姑娘就开始这般体贴狄兄了,哈哈!”他们说得颇为不堪,郑菁听得面红过耳。

狄肃英又喝了一碗,情知不能再喝。可偏生邻桌又来了个敬酒的,叫嚷道:“狄兄喝不了,郑姑娘可以替啊!哈哈!”连说带叫,郑菁无奈,只得也喝了几杯,微感头晕。

她眼见众人敬酒不断,丝毫没个停歇,心下着恼。偏巧郑天南又去了别厅回敬,此间情形全然不知,只她弟郑顺在侧。那郑顺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哪里懂得其中事故,他见姊姊神色气苦,不禁骂道:“你们这些人有完没完啊?”

众人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个道:“哎哟,小舅子发火了,哈哈,你姐不能喝了还有你呢!哈哈。”那人叫做董勇,却是个慕名而来的豪客,外号‘铁臂董三’,一身横练功夫极为了得。

郑顺见他把碗欺身上来,神色轻蔑,不禁怒气上翻,出手要夺过酒碗,董勇若是要躲,便是十个郑顺也抢不到碗。但他有心戏耍这孩童,于是便让予他。郑顺夺下碗,咕咚咚的仰面就喝。

董勇一奇,只见郑顺放下酒碗,竟是将一碗的烈酒尽数下肚,紧接着连连咳嗽。郑菁大惊道:“顺弟,你?”郑顺面色酡红,那些个江湖人也没甚分寸,何况此刻喝得尽兴,笑道:“好小子,好酒量,再喝!”董勇也道:“哈哈,你再喝我就不敬你姐,老子敬你!”说着又将酒倒满。

郑菁连忙来抢,其中一人抢过身来,左手轻轻一拨,郑菁虽是女流,但武功也亦得乃父青年时五六分火候。眼见对方手来也不惧,右手一缠,别过对方,左掌朝他胸口拍去。

那人一愣,但他武功甚高,左手虽然被制,凭借内功比郑菁高强,硬是挣开,双拳朝郑菁肩头打去。郑菁眼看遮拦不住,身子一斜,便往狄肃英身上靠去。

狄肃英见状,左手轻轻一揽,右手化解对方掌力,顺势下拉,变掌为指点中对方“关元穴”。那人顿时瘫倒在地。董勇冷笑一声:“好俊的功夫,也来接我一掌吧!”

此时狄肃英酒意上涌,全凭内力支撑,一身武功去了九成,适才一招勉力取胜,更是仗了巧劲。董勇这一掌虽然未尽力,但来势太快,且离狄肃英不过两个身位。狄肃英无奈只得右手一格,立时便觉半身酸软,抱着郑菁一块摔倒。

众人哄笑起来,郑菁满脸通红。郑顺大怒,一拳打向董勇,董勇右手一把握住他拳,说道:“来来来,我敬小舅子一碗!”说着左手拿起酒碗就要往郑顺口里灌去。郑顺大叫,却挣脱不开。

眼见一碗酒喝了大半,众人嬉闹得更疯狂起来。

突然一声冷笑:“一群练家子尽都没种,居然欺负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那堆人一听,脸儿红到了耳根子,急往后看。

不知窗沿上何时坐了一人,头上戴着斗笠,遮住了面容,背上背着一把长刀,手里正拿着酒葫芦,往这边轻蔑地一瞥。

“要你多管闲事!”董勇还欲再骂,那人却呼的不见,顿觉手上一空,酒碗竟也不见了影踪!众人大惊,原来那人一瞬之间竟然跃上酒桌,把酒碗夺下,一口气将那半碗酒喝干。

背刀客把酒碗一放,说道:“谁还要来,我陪他喝!”他也不待别人说话,斜脚一挑,一坛女儿红飞至他胸前。他揭开封口,立时就往口中倒去,只听得“咕咚咕咚”声不断,未到片刻功夫,一坛告罄。

众人看得呆了,一时间哑口无言。

背刀客又挑起两小坛女儿红,扔给董勇,说道:“你我一人一坛,我陪你喝!”说罢又仰起脖子,顷刻间,宛如饮水一般又将那一坛烈酒喝干。

董勇情知遇到高手,此人内功实在深不可测,如何敢同他这般拼酒,只待要走。谁知那背刀客右脚一勾,已将董勇喉颈锁住,董勇身不由己,斜倒在背刀客跨下,他口一张,正欲骂人,一道热辣泉水突然灌进了喉道,那背刀客已将另一坛女儿红开封,依样画葫芦地把酒灌进他嘴里。

董勇惊怒之下,双掌急往上拍。背刀客冷笑一声,右脚放脱董勇,却又勾住了他右手。他将左手酒坛抛给右手,左手与左脚并用,又将董勇左手锁住。董勇双脚乱蹬,可却丝毫够不着对方。背刀客左手捏开他嘴,又将酒灌入他喉。那董勇心胸狭隘,旁人多与他不善,此刻也无一人相帮。一坛灌完,背刀客长刀带鞘一挑,又挑起一坛。他用嘴咬开封口,也不管董勇连咳带喷,又往他嘴里灌去。

众人看得呆了。这时郑天南也从偏厅敬酒回来,他满面红光,脸上犹带笑容,但一见这幅情形,那笑登时僵在脸盘。背刀客也见到了郑天南,一句话也没说,依旧灌酒。郑天南凝视着背刀客一言不发,郑菁顺着郑天南的眼神望去,她只能看见那斗笠下的时隐时现的面容,但一眼便能牢牢记住的,就是那人右边脸颊上那道深可见骨的疤!

只听人群中有人惊叫道:“他是……‘千刃破浪’方旭!”

方旭将第二坛酒灌完,右脚一踢,只见董勇斜走了一步,身子倒地,肚子胀大。那两坛女儿红足有十余斤,即便不醉死,也能撑个半死了。然而方旭也连喝两坛,除了小腹微微隆起,丝毫无恙,这份功力相距,实在不可以道里计。

郑天南见方旭立起身子,急忙拱手道:“呵呵,不知‘千刃破浪’驾临,有失远迎,郑某之罪也。”方旭摘下斗笠,只见他面容冷峻,国字脸,约四十岁年纪,那道刀疤从眼下直至颊底,实在骇人。

方旭冷冷地道:“郑兄不必客气。”郑天南又道:“金刀门得方兄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快请入座吧!”狄肃英与郑菁早被扶起,酒也醒了大半。

“哼。”方旭冷笑一声:“不必了!”

郑天南老脸一红,颇为尴尬。他还待想如何措辞,却听方旭说道:“方某明人不说暗话,只问郑兄一句。”

“什么?”郑天南疑道。

“龙远江……”方旭那双冷若鹰隼的眸子里迸出了两个字:“在哪!?”

[1]出自唐代杜荀鹤《小松》,全诗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出自北宋秦观《次韵子由题平山堂》,全诗如下: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3]出自南宋姜夔《扬州慢》词。全词有“黍离”之悲。

[4]出自唐李绅《宿扬州》句“浅深红树见扬州”,全诗如下: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此句描摹金秋时节的扬州风貌,凸显其辉煌,而时代变迁,风气亦变,繁华旧日,即如迷楼,现今也已平凡无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