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青年下乡
作者:土旮沓      更新:2020-06-09 23:52      字数:2333

“王琛,原来你在这里啊!”

王琛放下锄头,转过身来,就看到村支书徐民走了过来。

“徐叔,有什么事儿吗?”

“你在这里就好了,我还真有事儿找你。”

“哦,说说看,能帮的我一定帮。”

徐民耷拉着脸,说道:“是这样的,上面突然说有青年下乡,要我们白店村接收……”

“哦,这事儿啊!”王琛也皱起了眉头。

“人来了,我们也多了十张嘴,所以我就得安排粮食的问题。这不是……”

“粮食不够了吗?”王琛问道,随即就困惑了:“我们今年不是收成不错嘛?怎么还是不够?”

徐民摇摇头说道:“不是今年!今年他们刚来,上面还有粮食发放,不成问题。可是明年呢?到时候我们就平白多出几张嘴了。”

王琛想了想,说:“可就算是十张嘴,我们也可以勉强饿不着吧?”

徐民叹了口气,道:“这不只是他们的问题啊!我们,唔,我们村明年可能还要添十几个人……”

“十几个……哦!”王琛明白了。

随后就算吐槽不已。

这里是陕北靖边红卫公社白店村,距离县城几十里。

王琛又是经历了一次奇怪的事情,突然间就来到这里。

记得他当时从华山下来,回到自己隐居的地方住了几年。

可是他终究没有静下心来,一直在想着自己这辈子还有什么追求的事情。

宅在家里无论如何是想不通了,所以他才出去走了几年。

大江南北哪里都有他的足迹,塞外漠北也到过。

眼看着豪富权贵朱门酒肉臭,和他们把酒放言天下。

体验过穷苦人的饥寒无觅食,跟他们一起种养、做工。

这期间也学会了很多古人的生存技能,甚至比他们做得还要好!

比如木工、打铁、烧瓷之类的,他差一点就是大师级了!

可是最终,他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回去等死了!

因为这些东西学得再多,他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学!

别人要么简单地为了生存,要么求名求利。

可是王琛对于这些都没有任何感冒!

他衣食无忧,又没有亲人。

华山派在这些年已经平稳,并且逐渐淡出了江湖。

等等王琛去漠北的时候,很多年轻一辈儿的甚至没有多少听说过了。

不过王琛“血衣魔”的身份压在那里,武林各派全都不敢对华山起心思。

那次杀戮了几百人,整个江湖为之震动!

他们才知道原来华山还隐藏着这样的高手,但少林武当都没有发话。

令狐冲知道了之后,也对华山放心了,没再上山。

加上华山新任掌门通告封山二十年,所以大家不管是因为顾忌还是什么,都默认了这个事实。

王琛当时是从草原进入长城,打算从榆林关取道回咸阳。

可是这天早上,他从野外宿营的地方开始走了不远,竟然就来到了这个白店村!

一问之下,顿时大惊。

原来这里已经不是笑傲的世界,而是65年!

王琛反复思考,最后决定暂时留在这里。

盖因为这时候的治安非常严格,他这个“古人”除了一匹马、一把剑、几百两金银珠宝,其他的一无所有。

要想在这里生存,至少要个合法的身份才行。

所幸他的武功并没有失效,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而且系统和其他知识还在,所以他多少有些庆幸。

王琛首先用了一块金锭搞定了徐民,获得了合法的户籍和身份。

然后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全村人的尊重和认可!

没办法,这年头一本赤脚医生手册就可以行医的年代,他这个大师级的人物就是天花板的存在!

很多在他们看来是绝症的病,王琛却是药到病除。

为此,王琛成了白店村的医生、教师,是十里八乡的名人!

多少人因他得以健康,多少人因他而得子……

咳咳,别误会,这不是他的,是他治好的!

几年过去,王琛在白店村的威望比徐民还要高!

只不过徐民毕竟是“官”,他是民,所以村里的大小事情都还是徐民做主。

但是这一次,徐民就不得不来找王琛商量了。

“从明年开始,我们村就要增加二十多口人了,而且十几个妇女要坐月子,那花费也是……”

王琛问道:“现在村里还有多少存粮?”

徐民说:“每家每户都有三个月的存粮,村里还有足够维持一个月的粮食,再多久没有了!”

“唔!”王琛沉吟了一会儿。

“徐叔,现在已经是十月份,冬小麦早已经种下了。按照我的估计,应该有四百斤的产量。咱们村只有584亩地,人口却有四百多人,除去要上交的公粮,每人大概还能剩下四百多斤,好点儿能到五百斤吧!”

(交粮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问了一些老人,以前是每亩地五六十斤的样子。可能每个时期都不一样,但是估计不会少于这个数)

“啊?有这么多吗?”

王琛点点头:“应该不会错!这几年气候不会有剧烈变动,产量可以保证。”

徐民舒了一口气道:“好,好啊!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唉,以前总怕挨饿,现在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王琛笑道:“徐叔,这几年咱们可都没有挨饿吧?虽说还是紧了点儿,但是养活大家还是勉强可以的。”

徐民这叫笑了起来,说道:“是啊!多亏了你个娃子,不然咱们也得和他们一样过着苦哈哈的日子了!”

他是笑得真开心!

陕北这个地方是出了名儿的穷,他们这里又靠近沙漠,更是苦寒不已。

在王琛到来之前,他们只有不到四百亩地,每年的亩产也只有三百斤左右。

几百个人的村子,除去交的公粮,就剩下了大半年的饭食,然后还有一两个月要挨饿。

不然当初王琛也不会用一块金锭就把他搞定了!

这玩意儿别看平时没什么用,可关键时候能救命啊!

而王琛来了之后,因为不想自己也跟着挨饿,就运用自己的知识,带领他们修建堤坝,开淤沟,多劈新田。

几年过去,田亩增加了将近两百亩。

同时,王琛在自留地里研究增加产量的技术。

这几年也慢慢地把产量稳定在四百斤左右,让大家勉强混了个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