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六、开张大吉
作者:夏虫语冰      更新:2020-07-07 14:15      字数:2049

柳林村的村民看到王家人在桥头大兴土木不知道什么情况,纷纷过来看热闹问消息,王家人也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说,是在建打米厂。

“打米厂,那是个什么玩意?”

“这个跟我们村里急水潭那个舂米的水磨盘是一样的,都是给谷子脱壳了,而且还能打玉米粉、豆粉和谷粉。”

“这么厉害,那到底是用什么磨的?”

“我们订了一台打米机,很快就能到了,等装好机子就能碾米打谷粉了。”王小琴一边跟蒋佩兰一起缝着打米机要用的双层超厚布袋一边说着。

这会厂房已经基本上建好了,只有一些细节问题还在完善当中,趁着水管所的专业电工这段时间正好在给柳林村架线接电,王家人请他们把打米厂的线路一块接好了,他们出手大手,态度也谦恭,电工师傅当然乐意挣这个外块。因为每天都在一块吃饭喝酒,到后来已经完全成了自己人,电闸和电线都没要他们的钱,王家人自然投桃报礼又包了个红包给那两位电工。

村民们听说以后就不用去那个操作麻烦效率低的古老对舂了,只要把谷子挑来十来分钟就能把谷子变成大米和谷糠了,而且打一担米只要两毛钱,简直又便宜又省事。要知道以前大家舂米,两个青壮年忙活一整天,累死累活的最多能舂一箩筐米,两个人要在外面干活那怎么也不止这两毛钱呀,对此大家都很期待王家的打米厂早日建成。

当然,也有人说酸话的,不过因为王小琴之前在村里的那一番警告他们也只敢私下里说说,再不敢明目张胆的四处宣扬,人家会找挣钱的门路,而且也有这个实力和本钱,有本事你也想办法努力去挣钱呀。

这段时间王家人加上邓光辉一直都在为打米厂的事情忙里忙外跑上跑下,王雪琴一个人在外面练摊也一直没回来。

这天,邓光辉又王家人带来好消息,说打米机已经到县城了,王小琴又跟着邓光辉去了一趟县城,将打米机的余款和交接手续办好,看着那个大家伙王小琴有些为难,还得想办法找辆大点的货车把打米机运回去,邓光辉他表哥说会他们安排车子给他们将打米机送到柳林村去,让他们回家等着就行。

第二天王家人正在打米厂那里忙活着就听到有村民说村口有辆解放牌拉着一堆铁东西正要进村呢,王小琴一听知道自家的打米机到了,连忙拉着王自礼去村口接货。

王小琴没想到邓光辉的表哥做事还挺周到,不仅帮他们把机械送货上门,甚至还安排了两个熟练的师傅帮他们你安装这,上门服务算是做得很好了。

这会已经快到中午了,总不能让人一下车就帮忙做事吧,王家人客气地将两位师傅请到家里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他们,又给他们每人一包好烟,末又给他们每人包了一个五块钱的红包,一顿饭下来可算是真正的宾主宜欢了。

之前那两名师傅原本不愿意来,而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不下乡来,这会却觉得自己这趟下乡捡了一个大便便宜,这趟车出得实在是值,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得了好处的两名师傅干活特别卖力,现场又不缺人手,一个打米机只花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装好了,试机成功后两名安装心满意足地回县城,王家人也是兴高采烈。

厂房修好了,机子也装好了,王自礼专门翻了万年历找了一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打算开业了。接下来的几天王家人一直在做着准备工作,因为村民们都没见到打米厂怎么工作的,王小琴专门到镇上粮管所找关系买了两百斤谷子回来,另外还买了几十斤糯米。

开业的日子在大家的忙碌中很快就到来了,这天吃过早饭,王家人就在打米厂楼下放了一挂长鞭炮,然后将早已准备的稻谷倒进楼上的大漏斗里,机子一开轰隆隆地响了起来,只一会就看到机房里像下雨般下起了大米,一担谷子打完后,王秀琴解开一直鼓鼓的大布口袋,原来里面是打成糠的稻壳,另外一边的竹筒里里带着杂质的碎米。

大家都纷纷过来看热闹,用手捻着那被打得细细的谷糠,这糠拿来喂家里的家畜最好了,还好打出来的大米,这可是真正的精米,吃起来更加得香,不像他们之前用舂米机磨出来的糙米。

王小琴将这但新鲜出炉还事实在温热的大米和米糠抬到打米厂外让在大家自己看,自己比较,很多时候让人们直观地感受比外人费尽口舌地向他解释效果要好得多。

接着大家看到王秀琴就在机子上捣鼓了两下,又在刚刚接谷糠的位置重新换了一个布袋,将半麻袋干玉米粒倒进大漏斗,重新启动机子,几份钟后打开那个布袋,玉米粒已经变成细腻的玉米粉了,接下来王小琴又打了糯米粉和黄豆粉,大家感觉这机子实在是太神奇了像是能变魔术一样,还有老人说这机子里面会不会住着个仙人,要不怎么能那么厉害呢。

王小琴他们也拿了事先准备好的葵花子花生和水果糖招待看热闹的村民们,并且告诉他们打一担米只收两毛钱,磨一袋玉米也是两毛钱。

有村民当场就回家挑了谷子扛了玉米过来打米,磨玉米粉了,不过他们想到王家人说的反正是一担米两毛钱,所以呢每个人都把自家的箩筐装的满满的,一边装还一边摇箩筐,恨不得还堆出一个尖儿出来,那一担米少说也有一百二三十斤以上。

王家人开的打开米第一天就获得了满堂红,接下来的日子,打米厂生意可火爆得很,果然如王小琴之前所料,不仅是本村的连邻村的,甚至隔了几十里地的村民都挑着谷子到他们的打米厂来打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