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5 见到小叔
作者:黑皮四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09

老妖代销点坐落在街口上公路的拐弯处,一溜独门朝南的南屋,平房,平房前用木头杆子支起一个架子,架子上搭了两搭石棉瓦,用来遮阳避雨;石棉瓦下,店门两边有地桌子一样高低的两长块水泥板,用红砖垒砌的墩子支撑着;门左边的水泥板上画有象棋盘子,那楚河汉界是造水泥板的时候刻上去的,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副棋子;这里只有水泥板桌子,没有凳子等座物,座物得自己去门店里找,后来的人再也找不到座物,就立着围观。店后面是隔着院子的五间红砖蓝瓦的堂屋,堂屋前墙上贴着白色瓷砖,四根贴着青色瓷砖的廊柱,亭亭玉立,支撑着不深的出厦,宽高的屋门,宽大的窗户,整个房子显得很开阔。这个卖日杂百货的小店是村里的文化娱乐中心,也是村里的新闻中心。所以,不论农忙农闲,总聚集着一帮人,忙时人少些,闲时人多些;夏秋连阴雨的时候,歇着的闲人天天爆满;冬天下雪的时候,人都躲进了店里,虽然没有暖气,又不生火,人多了,各人身体散发的热量,给人的感觉并不冷清。

吴茂林走到老妖代销点时候,一盒烟在行走的过程中,散完了。他看到爷爷不待见的三叔,已经坐在棋盘的主位上,正为对方的“马卧槽踩车”寻摸着解招儿。吴茂林的三叔叫吴文生,四十开外,瘦弱高挑的身材,跟吴先生生长的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刚分家的时候,吴文生喂了一头干农活儿的叫驴,冬天驴闲着,照样得喂草;他嫌给驴喂草耽误打牌走棋的功夫,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干脆把驴栓在放干草料的屋里,驴缰绳拴在窗户上,这下省了心。吴文生放心地到外面玩了起来。三天后,打牌输了钱,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忽然想起了驴。吴文生推门一看,驴卧在草堆旁,渴得口吐白沫,四蹄直蹬,奄奄一息。幸亏他爹吴先生是医生,想法把驴又救活了。吴先生骂他:你的脑子真连驴也不如!然后敦促他把驴卖了。消息传出,吴文生落下一个“饿死驴”的绰号。时间久了,人们少有喊他大名的。对于村里十几岁以下的小孩子,说吴文生都不一定知道,如果说“老饿”便无人不晓。

现在是晚秋季节,属于不忙不闲。六七个人有坐着的有蹲着的有站着的,围成一圈,都伸着鸭脖子看得出神。这样的棋场往往是群英会,通常是几个人一伙酣战吴文生。这样的场景让吴茂林想:谁说国人没有团队精神?看这棋场上,为着一个虚无缥缈的输赢,弱者自然拧成一股绳,结为联盟,多少双眼睛同时盯着棋盘,脑袋里转动着克敌制胜的妙招,这马跳日字,像走田字的象棋游戏规则沿袭千年来,从无人破坏!这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道理,吴茂林实在是想不明白!他站在旁边默默地看着棋场上人们的表情变化,当吴文生无奈地回车别住马腿,被对方马踩了没出窝的车,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吴文生只好摆车把对方的马逼仄在了死角,才松了一口气,鹿死谁手,棋场变化莫测。

吴茂林见状,趁机喊了声:“三叔!你们都玩着呢!”

吴文生抬头,围观棋场的众人齐刷刷的转身或者扭头:

“是茂林回来啦!”

“老饿!今儿晌午跟你这个大侄子做啥好饭?”

“老饿!……”

“……老饿!”

几个人七嘴八舌调侃。吴茂林微笑着,每人递上一支烟,他们接过吴茂林的烟,互相点着;有两个不抽烟的人,把烟夹在了耳朵上。

吴文生把没有下完的棋子一推,起身道:“不玩了,不玩了,给你们这些虾兵蟹将过招儿实在是没意思!”

众人互相指骂着,调侃着,乐着!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自足,真是让人羡慕!

吴茂林跟着他的三叔在过道里并行着,向村大街东边过道的方向走去。每碰到一个成年男人,吴茂林还是礼貌地敬上一支烟,寒暄一句。有这样长相英俊,举止得体,说话文雅的侄子伴在左右,吴文生感到心里美滋滋的,不由瘦弱的腰杆挺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