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江南起风雨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88

“圣公?”白玉莲坐着原地没有挪动地方,只是淡淡地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哪来的圣公?”

“我听说……是一个叫方腊的雇工……”武大郎走到庙门口,向四处望了望没有人,才走回来说,“他自称‘圣公’,在南方起事了!只是不知道……”

“大哥,你怎么又犹豫起来了?”听到南方的起事,白玉莲猛然站起来,义无反顾地说,“我们现在就去,一定会找到‘圣公’的!”

武大郎说得没错,在睦州青溪一带,真的出现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队伍。

原来,蔡京升任宰相后,与宦官童贯相互勾结,与权臣王黼把持朝政,对外族辽和夏的频频入侵束手无策,只能屈辱求和、岁奉财物,对内则向徽宗赵佶进献“丰亨豫大”的谗言,在京城建造了耗费巨万的“寿山艮岳”,还设置“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京城附近的民脂民膏。

为了弥补大宋朝廷的财政亏空,蔡京又删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致使币制混乱不堪、民怨沸腾,致使国内赋役日益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大宋朝廷对人民进行的,是敲骨吸髓的盘剥,而自己却过着纵情声色、荒淫无耻的生活。

为了迎合皇上的旨意,赵佶的心腹宦官童贯,还在苏杭两地设立“应奉局”,到江东各地专门搜集花石竹木和珍异物品,看到哪家有一块比较别致的石头,或者一株少见的花木,“应奉局”的恶棍们就会把黄纸一贴;一眨巴眼的工夫,那奇石珍木,就成了赵宋皇家的专利用品。

蔡京还大兴“花石纲”之役,即在全国征用几千名能工巧匠,昼夜制作象牙、牛角、金银、竹藤雕刻和织绣品,然后运送到京都汴梁,每十船组成一纲,称“花石纲”。

到了大宋京城,蔡京忙命窈窕多姿的美女们,手捧着那些杰作,迈着仪态万方的“猫步”,献给皇帝赵佶,以讨得主子的欢心。

但是,时间一久,徽宗赵佶还是对那些玩意儿失去了兴趣,又寻思着世上的奇花异草、嶙峋怪石,来换一换画家皇帝的口味儿。

心领神会的蔡京和童贯,忙派一个叫朱勔的家伙,去了苏州,在那里设立了“造作局”。

朱勔率领的“造作局”,真是天下难寻的“造作之星”。比如要起运高大的花木,朱勔的喽罗们就会想到一个好主意——拆墙倒屋,并趁机把主人的东西抢掠一空,然后扬长而去。

“花石纲”的直接后果,就是使运河两岸的大批农民倾家荡产,再加上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再加上连年灾荒,百姓们就只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尸体遍地的唯一选择了。

因此,被“花石纲”所苦害的百姓们,就在方腊的号召下,“仗义而起”了。

出生于歙州的方腊,成年后到睦州碣村地主家里当佣工,他看到“应奉局”对青溪人民的苛酷勒索,仅每年索取的漆就达千万斤,花石竹木更多,极为愤怒,便决心组织大家起来反抗。

于是,方腊以“摩尼教”为掩护,开始了秘密地发动群众的工作。而摩尼教是由波斯人摩尼创立的,在唐代传入了中国,成为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

因为这个教宣传“光明一定能战胜黑暗”的教义,所以在中国又叫“明教”。又由于加入摩尼教的人,要吃素食,断荤酒,人们又称之为“食菜事魔教”。

摩尼教主张“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提倡大家聚财、帮助贫穷教友,同教的人都称“一家”,因而,得到了贫苦农民的信任。

方腊自任摩尼教的“魔头”后,便吸收大批教徒,组成了起义军的基干力量。

这样,一首美丽的童谣,开始在江南大地流传开来:

“十千加一点,

冬尽始称尊。

纵横过浙水,

显迹在吴兴。”

这“十千”是“万”字的隐寓,加一点便成“方”字,冬尽为“腊”,称尊就是“南面为君”的意思。

公元1120年的一个秋天,看到“起事”的时机已经成熟,方腊便召集数百名苦大仇深的农民,聚集在自己劳作的漆园里,打起“除掉朱勔”的旗号,杀牛祭天,开始了誓师大会:

“国和家是相连的,国好比一个大家庭,如果在这个大家庭里,小辈们整年没日没夜地劳动,好不容易挣了一点粮食、布帛,却被他们的兄父毫不吝啬地挥霍了,小辈稍微不称他们的心,还挨他们的鞭打……大家说,这合理不合理?”

大伙儿齐声回答:“不合理!”

“那些做父兄的,不仅浪费了我们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还拿家里的财物去讨好敌人,以求得同情,你们说合理不合理?”

大伙儿愤怒地回答:“哪有这样的歪理?”

“现在,官府的赋税劳役越来越重,可那些大官儿们,还要敲诈勒索我们。老百姓好不容易生产了一点点儿的漆和纸,却被他们搜刮得一干二净。我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结果,一家老小还得忍饥挨饿……大伙儿说,我们该么办?”

人们群情激愤,振臂高呼:“教主,下命令吧,我们反了!”

于是,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的天意,立刻率领农民杀死方有常一家,接着以帮源洞为革命据点,号召贫苦农民揭竿而起。

起义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捉拿官吏,一律处死,决不姑息养奸;坚决镇压恶霸土豪,焚烧他们的院宅,没收他们的财产,并平分给贫苦的农民。

不久,作为这支声势浩大义军统领的方腊,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立管职,封赏将士;将士们头裹各色头巾,作为管职大小的标志,

这时,化名叫“文郎”的武大郎,和化名为“武杰”的白玉莲,正好来到了江浙地区,正好遇到了方腊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