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自述
作者:弦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75

辛未①二月春分,值气犹寒,独抚卷至夜半,蓦闻远歌,其清且袅,感而自题一律,诗曰:

夜寂春寒月栖深

清歌远野隐约闻

孤窗剪影不觉照

双扉遮风好入神

史鉴千年犹困数

禅修一念顿脱尘

微吟几许空灵意

莫道蛮乡无逸人②

吾少怀奇情,十七向学,二十有一道契③于《易》,二十有四心得放逸,遂有此诗。#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其时意

气殊高,情寂而淡,幽怀出世之想。

二十有五从容拿起《论语》,慕孔子之为人,无可无不可。以道术自许,偶见壁裂④而思动,则欣然辞亲,负笈东行⑤。从兹天涯孤旅,书生阅世,栖栖于风尘千里。虽人不我知,且事

与愿违,而初衷无改,真心未泯,亦知世事其难为。

观彼苍茫人海,苦患者实多!以是菩提心起,即应地藏本愿,感其悲力弘深,应化无穷。二朝南普陀⑥,听悲音而意恸,前生略悟。过莆田⑦,趺坐广化寺,弥勒开笑,来世其思。遇一

云游僧于沧海远航⑧,相与契谈,法悦无边。时逢中秋,又十五前夕之夜,海天一色,月意清空。至此,心怀如海,临风浩荡,波澜不惊。诗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福慧双修之愿生焉。

所谓“大难即来,中有菩萨现;大业将生,必有王者出”。于今其时,正有春秋之义,滔滔

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吾本尚乎人文,既怀出尘之想,更有济世之心。平生所学,唯时唯用!且忧患入世,佛以修心,易以持身。知时将至,毅以弘道自任,又知世纷众说,显学三千,而吾道独出,多有异当时,不免意存踌躇,斯之未能信也。

于是慨然西向,初冬入蜀,欲寻师峨嵋,以其山川雄秀,辟世大贤多隐故也。而游报国寺,

所见非所望⑨,忽忆佛因本门所预言,心生忧悯。踏晨霜而进山,拂迷雾乃见路,携伴同行,独觉异趣。沐风雪于千仞金顶,飘飘然有超尘出世之概。

喜极忘形,一跌倾倒,落地空茫之际,豁然惊心而悟。一吐平生郁结之气,抚掌大笑而起。

伫立久之,心无所祷,而日其无出,佛亦不现,惟雾茫茫。想云深不知处,必有大德隐,惜乎其道远人,虽可及也,终非吾志之所归。意有所憾,乃绕座三匝,礼赞普贤而寻师之念止。

归而夜宿山下人家,不眠起坐,见月华如水,一室风清,空空如也。方感寂寞,山高水长,忽闻天外雄鸡唱焉,不觉晨曦之既启。转念思亲之情顿生,回首返乡之意遂决。

归与,归与!子在陈,耳顺之年犹有此叹,时不与也,亦其命夫!千古同调,唯吾与子,世

不知夫子也久矣,我亦此乎?

吾生自清寒而性喜高华,不唯多情,亦且“好色”。而缘情悟空,又因色感伤,皆业力所致。自觉慧根深而福德薄,以为世俗之想终不可执。是以少年发心向道,一意涅盘。然色固可淡,情则难忘,性情之中有自得焉。福德之修,于我最切;觉而有情,菩萨行也。

至若混沌初开,众说纷起。九载之功,仅成是书,斯可谓用心良苦。道命合注,易佛同参,本自为一。非敢作也,时而已矣。知我者,蛊说也;罪我者,亦蛊说也。

蛊哉,蛊哉!蛊⑩其时大矣哉!噫,人谁其知?

是为序。

壬申⑾冬至其亨识于岭南惟馨斋

注:①辛未:即1991年。②蛮乡:自古称广西为“蛮夷之地”。③道契:曾作“何氏人文

理论十大假说”,曰:质能说、机运说、争竞说、法制说、裂变说、意志说、禅定说、功德说

、兴衰说、境界说。后读易,发现竟与易经八卦及太极图说、古三易暗合,即分别对应于乾、

坤、坎、离、震、巽、艮、兑、太极图说及古三易连山、归藏、周易。④壁裂:因居所深层地

下采矿,书斋墙壁出现裂痕。⑤东行:自广西HS市至广东深圳。⑥南普陀:厦门的南普陀寺。

⑦莆田:福建莆田县。⑧远航:乘船自厦门至广州。⑨所见非所望:入报国寺,见一小和尚与

一红衣少女凭栏相对嘻笑,殊无肃穆之态。⑩蛊:《易》序卦之第十八卦,取其义,括“易佛

同参”之旨,命书名曰“蛊说”。⑾壬申:即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