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36

() 但是光有敬意是不够的,这个时候的张轨一定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崩溃了,先是之前的同事被拖出去砍了,现在又是那个举荐过自己,对自己很欣赏的老前辈,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一将功成万骨枯,同样,一个高高在上的政治家身后一定是无数失败者的尸骨。

“该怎么办?”张轨可不是车尼尔雪夫斯基那样的文学创作家,用小说慰藉一下自己在现实中受伤的心灵,毕竟现在有了老婆孩子(两个儿子),还有一大家子得养,天天这样担惊受怕的去上班,哪个公务员受得了,所以,得赶紧想办法。

这几年有些先富起来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初那些千辛万苦,闯过独木桥进入城市或者大学的乡村人,纷纷又一次义无反顾的要把自己的户口改回当初迁出去就不想回来的家乡,原因很简单,拜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所赐,到处大兴土木的结果就是高昂的拆迁补偿款,户口回了当地,就有不菲的补偿款可以拿,很多村里更是聪明,集体土地卖掉不拿现款,而是折价入股,每年再以分红形式返给村民,于是,竟然出现了在校生要求学校将其开除以便将户籍转回的情况。

当然,张轨同志不是那样的人,因为他的户口压根没转过来到洛阳,他是凉州安定郡人,无论升学,找工作,组织升迁,档案上都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所以,留京有风险,生活需谨慎,这么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谁也受不了,想了半天,他决定回老家了。

这个回老家也是有讲究的,想当年项羽同志被一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给忽悠了,白白放弃了关中千里沃土,让刘邦刘亭长占了个大便宜。而刘邦吸取教训,除了看望自己老爹,出差顺道的,也再也没有刻意的回过老家。

张轨想回凉州,当然有避祸的心思在里面,但要说他当时就已经想着霸占凉州,以图自立的话,实在不靠谱,毕竟在随时可能掉脑袋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得这么长远。

家乡,其实是一个离开了就再也回不去的地方,现在流行逃离北上广,但是其实很多人估计有很多的不舍,尽管人多,车多,物价高,房子更是不敢想,但是毕竟自己混了这么多年了,总还是各种人脉都在这里,街头巷尾的还是很熟悉,而家乡,一年过年回去一次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慢慢的不适应,到了后来反而感觉自己错把他乡当故乡,身在故乡像异乡。

对于张轨来说,问题更严重些,毕竟自己从小就是在洛阳附近长大的,长在春风里,准备跨世纪(公元2世纪到公元3世纪),故乡是在是个太过模糊的概念,而且在京师混了这么多年,就算再不济,也是人头比较熟悉,孩子上个机关幼儿园,进重点小学的也是方便。

于是,为了表示慎重起见,也是为了更加坚定的说服自己,张轨决定去做一件事,算卦。

现在大家对于算卦的印象也就是在广场上无证摆摊,神神秘秘的,突然跳出来拉住你的衣袖,神神叨叨的告诉你最近面堂发暗,将有血光之灾,总之,就是没什么好事。

当然,发现问题自然要解决,所以人家也会人性化的提出可以帮助你破解,当然这种逆天的事是很耗费体力的,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不应该收费,不过,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跟天上的神仙沟通不得打个的什么的)就得你报销了。

每当碰到这种情况,笔者总会充分配合着人家的动作,在面部挤出笑容,然后很配合的拿出钱包,表示自己身无分文,希望人家能够发扬雷锋精神或者白求恩同志那样的国际**精神,不过,这个世界一般都是算卦的人多,愿意当活雷锋的少,每当这个时候,人家就会寻觅下一个目标。

不过这是现在的算卦情况,到了古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其实人类古代一直非常看重这种对于未来的预测之事,希腊人拿动物内脏测吉凶,我们的祖先烧乌龟壳,这不是什么封建迷信(那是万恶的奴隶社会,怎么会有封建迷信这种好事),而在于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心底本能的会有恐惧,就算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碰上个升学考试,您去瞧瞧,各种寺庙,道观里人比那里都多。

算卦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张轨同志那个时代,结婚办酒得算算(现在也一样)日子,造房子搞装修得算(那个时候没有商品房,您得自己盖),做官得算(主意是算吉凶,毕竟有些派驻到偏远艰苦地区的,去了得病,道上碰上土匪什么的就不好了)。

张轨算的很简单,其实就是回家之后的情况,结果,和无数去算过命的同志们一样,大吉大利(遇《泰》之《观》)。

不过,回家一事不能这样操之过急,除了个人意愿,还得有组织的正式任命,毕竟自己好歹是呆在国家领导身边久了,没有官职,回到家乡,一家老小的吃喝问题怎么解决?

于是,经过了上下活动,走后门,送厚礼,群众考评一致满意,大家都认为张轨出任凉州刺史没有问题,并且一致同意向领导(晋惠帝,也就是司马衷同志)推荐。

于是,在301年,组织正式下文件,做出关于任命张轨同志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的决定。

凉州刺史,这个官职很有来头,刺史本来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地方公务员工作,有点纪委的意思,可是时间久了,监督的权力越来越大,管得事情越来越多,发展到了张轨同志那个时代,已然是一州之长,地位极高,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省长,不过刺史派驻地方的时候,往往还有别的附加职务,比如持节,都督军事(兼任省军区司令)等,再加上晋代全国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省级单位,所以刺史权高位重,完全是地方诸侯的性质(还记得开篇所讲的,刘皇叔一段时间最喜欢的称呼,刘豫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