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初战失利
作者:夕阳西下的时候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118

() ()苏伊士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公里,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请记住读

看看的网址)

苏伊士运河建成后,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苏伊士运河于1859-1869年由法国人投资开挖,由10万埃及民工的白骨铺成。后来,英国收买了运河公司40%的股票,英法共同掌握运河经营权,运河区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掠走巨额收益。

1940年夏法国对德投降后,英国乐呵呵地独自掌握了运河的管理权。隆美尔登陆非洲后,派出飞机轰炸运河,

英国著名魔术师贾斯帕?马斯克林作为特战人员成为英军的一名中尉,主持用探照灯和锡片反射器造成光幕干扰德军飞行员的夜间视野,辅以白天的防空炮火,使得轰炸精度大大下降。保护了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只要跨过这条人为制造的河流,德**队就踏上了亚洲的土地,然而这一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注定要用腥风血雨来换取。

德意军队占领运河西岸后,部队连续作战半个月,人与装备都已经非常疲劳,坦克履带和炮塔里钻进了细沙,急需清理,在沙漠里,坦克与车辆的发动机磨损非常严重,一些坦克发动机要大修,大量车辆需要维修。

李德要求部队强打精神突破苏伊士运河,第1军的一个前卫营紧紧跟在败退的印度部队冲上了伊斯梅利亚大桥,一名中尉开着摩托车越过印度兵呼啸而过,到达东岸,这时,大桥上火光一闪,在一阵春雷般的巨响中桥塌陷了,印度兵、一个连的德国兵连同4辆装甲车与7辆摩托车一同掉入运河里。那几个德军士兵体验了最先踏上亚洲土地的狂喜后,被印度士兵的刺刀挑死。

隆美尔下令部队就地休整三天,喘一口气并修复装备。在尼罗河战役中幸运逃脱德军包围圈的英军、南非军、新西兰军与印度军队的一些散兵流勇万涓细流汇集成河,利用这三天时间,从塞得港到苏伊士城日夜构筑工事,用大型推土机堆起高达十米的沙墙,把水泥管埋进沙墙里,构成一处处机枪巢。

英军把坦克与装甲车隐蔽进沙墙里,还把连接储油罐的油管伸进东岸水里,等到好不容易逃过枪林弹雨的德军冲到对岸时燃起熊熊大火。靠河的一面沙墙是近乎七十度的陡坡,人踩在上面爬一步退三步,根本无法立足。

1942年5月18日,星期一,德军无数的炮队开到了指定的地区。凌晨5点,几万发各种口径的炮弹,拖着桔红色火焰照亮黎明前的黑暗。(请记住我)大地被火光映亮,苏伊士运河被浓烟笼罩。在持续40分钟的炮火准备中,一部分英国匆匆构筑的运河工事被持续的炮击轰塌。

炮击刚一结束,德军步兵和工兵抬着橡皮艇跑向运河,坦克吼叫着,碾压着冲破破烂铁丝网,歌利亚扫雷小坦克和工兵清理运河西岸的地雷,步兵从烧焦的赤杨林树墩子后面,从上下起伏的沙土斜坡后面向河边跃进。冒着对岸密集的噼啪枪声和炸起的火光冲到河边,

“哒哒哒”英军的机枪疯狂地扫射着。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在直径有一哩来宽的、已经被打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象旋风一样向空中卷去,间或在旋风的顶端托着破碎的橡皮艇和人的肢体。炮弹弹片飞溅,机枪弹雨泼洒着,像分水的犀牛一样,把进攻的德军劈开了。

炮弹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榴霰弹的斜着飞出来的,刺耳的尖叫声越来越密地泼在进攻的人的身上,贴在地面上的机枪火力越来越残忍地扫射着,他们打击进攻的人,不让那些提着橡皮艇进攻的人靠近河畔,许多橡皮艇在中途就被打得千疮百孔,运河边遍地都是泄了气的、打成稀巴烂的橡皮艇。

德军第5机枪营的24挺机枪把炽热的弹雨向对岸泼洒,坦克、突击炮和装甲车上的火炮向对岸直射,一部分火力被压制住了,德军乘机把橡皮艇扔进河里,士兵们从岸边跳上艇,一些橡皮艇翻了个底朝天,另一些没等坐满人就匆匆往东岸进发,士兵们用枪托、钢盔划水,但几十米的河水似乎遥不可及,从地堡里、沙堤岸间又冒出更多的火舌,从沙子里露出一个个水泥洞,密集的机枪子弹喷射而出。

几个士兵跳下橡皮艇冲上岸,随即埋入流水般的细沙中,个别地段水面上猝然燃烧起大火。德军向苏伊士运河的第一次进攻浪潮被击得粉碎。

塞得港以南的一处小高地上,元首与隆美尔各自站在一架炮镜前,战火纷飞的战场尽收眼底。李德望着有条不紊地撤退的德军,感慨不已:被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这类词语用在德军身上显然并不合适,因为眼前的德军即使在撤退时也井然有序,全然没有一般败军的狼狈相——他们退却时身子面向敌人,一边往后移动一边开火。一个士兵中弹倒地,两旁的战友们马上拽起他往后转移,几乎同时第三个士兵自发地站在他们面前掩护。

骁勇善战的隆美尔在擦汗。李德知道,只要隆美尔一擦汗,往往预示着他没招了。他有意问他怎么办?隆美尔回答:“你是元首,我听你的。”李德沉吟片刻,发布命令:“再试一次,让安德里上。”

身穿迷彩服的第1军11师装甲侦察团调上来了,47辆t34苏式坦克、55辆装甲车、300门各种口径的大炮与上千名士兵很快抵达西岸,安德里独自到小高地指挥部接受命令。

伤痊归队的安德里脖子上吊着望远镜、一手习惯地按在腰间枪套上,另一只胳臂夹着地图囊,快步登上小高地,向元首与隆美尔敬礼,李德打断他啰哩啰索的报告词,劈头就问:“谈谈你到底有没有把握攻到对岸?”

当过英国人俘虏的安德里显得沉稳得多,他实话实说:“我只有一半的把握。”李德便改变了主意。连安德里都信心不足,只有从长计议了。

元首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也行。你有一半,剩下的一半由我来准备。部队先不要急着过河,先派出蛙人堵塞油管出口。”

“是!”安德里敬礼转向,“等等。”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他转过身,看到冉妮亚向元首毛遂自荐:“我请求带领蛙人参战,请元首批准。”

“你行吗?”李德脱口而出,与其说是担心,不如说是离开她后的落寂。冉妮亚呶嘴道:“别忘记我是里加人。我:“东方部队兼职总政委。”他注意到隆美尔一脸失望,副官们一脸羡慕,丽达几乎跳起来了,对施蒙特嚷嚷:“让主任请客。”

最先到达的是卡尔梅克旅,旅长向元首汇报了训练经过:这些来自战俘营的前红军士兵们在波兰营地里接受了半个月的强化军政训练,由一些俄国宣传人员进行政治教育。白墙上写着斯大林的名言:“苏联没有战俘,只有祖国的叛徒。”好多士兵明白,他们已被抛弃了。

在无情地淘汰了近一半学员后,士兵们奉命在小广场上列队,伸开右手食指和中指,举行宣誓仪式:“我向上帝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德意志帝国及其人民的领袖,三军统帅希特勒。作为一名勇敢的战士,我将随时牺牲我的生命以达成此誓言。”

训练的最后几天简直是郊游,东方谍报局组织他们到东普鲁士农村参观。这些俄国战俘和志愿者大多是农民,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丰衣足食、美丽富饶的新农村景象。已到春播季节,德国农民在属于自己的农田里精耕细作,红砖房宽敞明亮,农民们轻松愉快,孩子们充满欢笑。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后,多年来灌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德国农民的幸福生活面前轰然倒塌,大多数战俘对苏联式的**最后的一点信念都烟消云散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