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两河轮战(十)
作者:八宝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78

ps: 谢谢铁人兄打赏。那啥本来还想逐一感谢大家的月票,结果一看,竟然有那么多兄弟给月票,老饭差点晕了。说实话,这是老饭第一次单月月票破百,惭愧之余,又有几分感动,这里不一一列名感谢了,总之老饭很开心。向大家鞠躬了!

骑兵二营走到半途之中时,对面开过来大队步卒,一看旗号,却是魏州军右厢弓箭营。骑兵二营的赵指挥似乎与这支弓箭营的教化和参军相熟,双方几名军官凑到一起,开心的谈论了几句,随后,赵指挥下令全营停步,向对方敬礼。

魏州军右厢弓箭营在骑兵二营的军礼注视下,挺着胸膛交错而过,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官道的斜坡下,赵指挥才下令继续前行。

任遂安牵着战马向前行进,一个声音从前方传了过来,任遂安一听就知道是自己营中的教化官。教化官大声道:“刚才过去的是魏州军右厢弓箭营,他们在青州城头荣立大功,以极为有效的箭阵阻挡了宣武军对青州的攻击,半个月内射杀宣武军八百课程里,增加了军情通报,由队正讲述当天接到的前方战事经过,这些军报由上党行营编制,既有详细的作战描述,也有行营虞侯们的分析和推敲,指出敌我双方的优缺点,告知士卒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军情通报时长时短,战事激烈时会延长半个多时辰,没什么大事的时候或许只有片刻工夫,甚至一两句话便结束。这也是最能引发军士们浓厚兴趣的时刻,每次听完之后,各伙士兵们都会回到营帐中小声的讨论很久。

任遂安和弟兄们听得都很认真,按照军官们的说法,这些都是兄弟部队用鲜血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半年后能不能活着回到河北,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听得认不认真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遂安在军营中已经入住了半个多月,他已经对前方的形势有了一个粗略的判断。缁青战局目前正处于胶着之中,卢龙军和平卢军联手在齐州、淄州和青州三处坚城挡住了宣武的攻势,其中尤以青州城的攻防战最为激烈。此外,宣武军葛从周坐镇兖州,已经将刘鄩在城内围困了一年之久,究竟葛从周何时破城,或者说刘鄩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始终是整个战局中比较关键的环节。

与宣武军依靠兵力在坚城重镇下取得优势不同,三州之地的广大乡村和野外是卢龙军的地盘。通过骑兵的快速移动,卢龙军在坚城之外的缁青乡野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控制权,甚至极大的威胁到了宣武军的补给,经常在宣武军疏忽的时候,扑上去狠狠咬一口。

现在决定缁青战局走势的因素有三点,其一是兖州的攻防,其二是青州的形势,其三就是卢龙军骑兵的战绩。兖州若是失守,葛从周便可消除后顾之忧,将极大的增加当面对青州的压力;守卫青州的平卢军主力若是战败。则整个缁青都会形成溃散的局面;而卢龙军骑兵若是能够将宣武军的辎重运输打垮,则宣武军将不战而败。

按照博昌行营给军士们的描述,当面的宣武军主要是葛从周部和杨师厚部,葛从周全权负责正面战场,杨师厚负责侧翼配合及压制淮南。只要卢龙军和平卢军联手牵制住了这两个人,就可以为河东方向的战略进攻做出极大的贡献。

因此,行营要求所有轮战官兵,都必须勇于出战、敢于作战、积极应战,为燕王殿下誓死效忠!

这些鼓动的话在教化官们声嘶力竭的吆喝中。成功的激起了每一名官兵的热血,任遂安在队列中高举右臂,随同弟兄们欢呼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这一口号时的心情,从来没有如此热切过。

最初的适应期结束后。骑兵二营开始了巡弋的任务,每个队都分配了事务,围着博昌周围地区开始巡弋。任遂安所在的甲都右队是第一批参加巡弋的骑兵,头一次的巡弋比较简单。就是围着博昌行营周边十里的大圈跑上一趟,然后回营休整。等到将附近的地形踩踏熟悉之后,甲都右队和左队合兵一处。开始向更远的地方巡弋,这次的巡弋范围增加到二十里,甲都百骑在野外露宿一夜。

第二个月的时候,甲都逐渐将巡弋范围扩大到了三十里外的高苑、千乘一线,需要在外露宿三天。这也是博昌行营划定的安全范围的最远距离,超过这里,就会有遇到宣武军的危险。

当然,任遂安和伙里的弟兄们是不怕这份危险的,相反,他们很渴望的期待着这份“危险”。按照行营军情通报的描述,宣武军缺乏战马,骑兵很少,能够深入到博昌行营周围的骑兵斥候往往以四骑为编组,这样的斥候战力,在动辄数十骑、上百骑的卢龙军面前,完全不堪一击,与白捞战功没有什么区别。按照行营军情通报中的建议,遇到宣武军斥候骑兵的时候,弟兄们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追上去。

通报中还下达了严格的作战要求,即追上去后不许单对单厮杀,必须以三倍兵力将其包围,发挥人数众多的优势将其歼灭。因为按照一年来的作战经验,宣武军因为缺马,选拔出来的骑兵个人素质都相当出色,骑术和武勇绝不逊色于卢龙骑兵,一旦单对单厮杀,很容易出现战损,这是行营方面严令避免的。

可惜头两个月里,任遂安和弟兄们一直没有机会越过高苑、千乘之外,只能胸口憋着闷气,遥望远方而深深叹息。

卢龙军的作战操典是必须严格遵守的,没有军令的情况下擅自行动,带兵军官轻者降一级职衔,重者连降三级都有可能。卢龙军的军纪条令每一名官兵都知道得非常清楚,而且实行起来极为严格,基本上没有缓解的余地和说情的可能,所以大伙儿只能在军令范围内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

直到第三个月,任遂安所在的甲都接收到行营发来的一项军务,他们才终于跃过了高苑,结束了“画地为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