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旧友
作者:枕上山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47

两江总督焦继勋被拍扁,才安稳了没几年的江南官场再度动荡,一下子或入狱或革职,直接空出了二十多个位置,其中最惹人垂涎的便是两江总督和苏州知府。

就在众人还在私下里或活动关系,或猜测启祥帝心思的时候,新的人事任命很快就下来了。首先是林如海,在监察江南两年之后,又升了一级,成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接任苏州知府的人也定下来,林如海不但认识,还非常熟悉,与人家不但是通家之好,还是儿女亲家。

不错,新任苏州知府正是林如海儿子未来的老丈夫杨泽杨润之。要不怎么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呢。林如海升得快,还可以说得益于他的一甲第三名,可同科的状元、榜眼呢?状元人缘是好,可人缘再好有毛用,圣人就是看不到他,拿他当路人甲。那位老兄,自入翰林院开始就是编修,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家榜眼还升到六品,也调入六部去任个主事,不出意外的话,熬上个十几年,便可以升个四品了。

什么?你说熬上十几才能做个四品官儿,那可是榜眼,一甲第二名。十几年下来,怎么也得是个三品大员吧!想得真美,唐朝的时候宰相才是三品,四品、五品就是很大的官了好么?虽然现在不是古时,可整个朝廷中三品也不是很多。

说到现在国朝的官员,无非是走两条路,一种便是像林如海这样的学子,十载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努力学习,然后考试,一路从秀才、举人、贡士,再经过殿试。成为进士。就这样还要分出三等来,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二甲二三十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一二百名,称“同进士出身”。一般来说,一甲三人因为是皇帝亲自取中的,又称为“天子门生。”

像这些进士取中,按照惯例,一甲三人直入翰林院,状元是修撰。榜眼、探花都是编修,二甲三甲考取庶吉士的入翰林。没考的,或者没考过的,一部分会进六部,从中书,行人、评事等小官儿做起,还有一部分会外放,这便是知县、推官等。

像林如海他本为正确的升级路线是,了在翰林院里呆上几年。经考差到外省做两次正副主考,取中几百名举人,这就是他的门生,形成一种政治力量。然后外放。内转,不到二十年,便可升到巡抚、总督、侍郎、尚书这些官位。当然,你想走这种路线。除了本身会做人、会做官,还要有些真能耐之外,家里的靠山也不可忽略。就这一套下来。还得是中进士的时候,年纪比较轻的,就是四十岁之前,你才有往上发展的可能性。因为,从七品到三品,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了。

除了像林如海这种外放、内转的,还有另外一种升迁路线。便是要一直做京官,在六部里熬资历的,就算是出身过硬、靠山牛叉,往往都要在主事、中书,员外郎这种五、六品的各部实缺官,有具体的工作。熬上十多年,或者更多的二十来年,才有机会往上升。是以,有人会称这些六部里的熬资历的主事、员外郎们叫老郎曹,意思就是他们在各部里的时间很长。对于本职工作非常熟悉,对各种乱七八糟的弯弯绕绕也都门清。甚至,你若是得罪了他们,给你下绊子,你还得跟人家送钱。想三十来岁入部,每隔三年升一级,做梦都不可能好么!

是以有人吐嘈贾政,混了十多年,才混了个五品员外郎的小官,真是一点能力都没有,绣花枕头什么。呵呵,贾政荫官是工部的主事,混了十多年,能混上五品,就京城来说,升得不算慢了。没见有人在主事一职上,一混就混上二三十年的。

这里,还不得不提一名,想当大官,得有相当的年纪压阵,不是你三十来岁就能当个尚书的,这一点都不科学。

噗,说远了,林如海同志有个好老师,还有个好师兄,再加上出身不错,颜还正,综合了一切升级优势,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左右的时候,升到四品。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考中探花时的年纪小,有时间让他慢慢的来熬。

而杨泽,基本就是走的外放、内转的路子。他当过三次学差,取中几百个门生,正好江南动荡,启祥帝打算给儿子铺路,两江总督的位子是不能放上跟儿子太过亲近的人的,但是苏州知府这样的,就可以放儿子的自己人。上面有心思,杨家有意思,两相使力,杨泽就来上任了。

与林如海上任时一样,他的任命也挺匆忙,以最快的动作收拾了行礼,打包了老婆,连儿子、闺女都没带,就这么来上任了。

林如海得知新来的同事是杨泽时,别提多开心了,天天叫人到码头去侯着。这一日,杨泽终于到了,下人回来一报,正沐休在家的林如海,直接从榻上跳下来,高兴的道:“来人,更衣。”他要去接基友。

贾敏也挺高兴的,一面帮着林如海穿衣服,一面道:“那边的衙门也不知道收拾得怎么样了,想到钱光济一家子住过就很糟心。”

“不若请他们来家里住两天,好歹先把后宅收拾一下再搬进去。”

林如海笑道:“行,我跟润之说。”

贾敏低头替林如海整理好腰上的荷包,再退后两步,上下打量一下,“行了,都齐全了,快去吧。”

林如海打马如飞,直接冲到码头,正好杨泽才自船上下来,脸还白着,他连忙抢前几步,大笑道:“怎么,还晕着呢?”

杨泽闻声转身,见到林如海,也是大喜过忘,几步过来,跟林如海拥抱了一下,才笑道:“你这么清楚,想来,也是晕船了吧。”

林如海:“呵呵。你猜得真准。”

“哎,先跟嫂夫人去家里歇歇吧。”林如海见杨泽带来的行礼也不少,率先开口,“这些东西,派个可靠的人看着,先搬到家里去。等你上任了,把家里收拾出来,再搬回去不迟。”

杨泽在京里,跟林如海通信时,也偶尔从他的回信中。看到他对前任苏州知府的吐嘈,想到那些评语,杨泽觉得还是先跟兄弟去挤一挤吧。

贾敏一见柳氏,满面带笑的迎了过去,“姐姐,真是好久不见。”

柳氏见到贾敏也是一脸的开心,旅途的疲惫似乎也去了几分,“妹妹一向好?”

“嗯。”贾敏含笑点头,又推推自己儿子。“去见过伯母。”什么伯母,那不是丈母娘么。

林睿居然还记得自己小时侯闹着要娶人家闺女的事儿,实际上,他也算闹成了。只是年纪渐大。懂的事越来越多,想到当年的愚蠢,不免脸红。小小的少年,这会儿就有些害羞了。他力持沉稳,恭敬的给柳氏见过礼。

柳氏看林睿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她一把将林睿拉到自己身边。满目赞叹的说:“睿哥儿都长成大孩子了,真真俊俏得很,瞧着到有一多半像弟妹呢。”贾敏是个绝色美人不假,可是她还是希望儿子像丈夫多些才好。不然,一个大小伙子,长成一半白莲状,很娘好么。

林睿被未来丈母娘看得挺羞,耳朵都变成了粉红色,偏偏装出一幅小大人的模样,别提多有趣了。

“怎么没把益哥儿和芳姐、菲姐儿过来?”贾敏也不去解救儿子,反到是挺好奇的问柳氏,“江南这里名师颇多,不比都中差。”事实上,贾敏还是很谦虚的,江南自前朝起,就是国朝文化中心,大多数的官员都来自江南。更有甚者,前朝时,连续两科取中的进士全部出自江南,引起各地学士的极大不满。而皇帝也是怕江南这些官员组团,把他当boss刷了,然后掉落皇帝宝座一个。是以,自前朝起,国朝科举考式,便开始以地域给名额,到最后殿试时,其他省的学子,占了进士名额的一半,另外一半就是江南学子了。

柳氏笑道:“我们出来的匆忙,只略略收拾了些东西,便出发了。他们年纪还都不大,一则怕带他们来逃累了时间,二则怕赶路,再让他们生病,便一个都没带来。”

贾敏看柳氏略显丰满的身子,掩唇笑道:“我还没贺你呢,才又得了个儿子。”

柳氏十六岁嫁给大她两岁的杨泽,开始三年也像贾敏似的,一点消息都没有。偏偏杨泽几个哥哥都有有女人怀孕,偏巧生下来的都是女儿,杨家迫切的需个孙子。当家的老太太便想给杨泽弄两个小老婆,柳氏因为自己没生,底气不足,也不敢出声反对,只能自己在心里默默难受。

谁想,杨泽这位,本来想法就很奇特,不然他也不能跟林如海这么好。面对奶奶的逼婚,他居然很大爷们的的顶住了,甚至还振振有词的说:“这才三年,我们还年轻,怎知就生不出来了?”还特别内疚的提到林家几代夫妻,“看看林伯父,姨娘、婢妾不少,却依然只有一儿一女。况且,我总觉得这儿女之富也要看缘份的,不是多塞几个小老婆,就能说生男生男,说生女是女。可真有这么神奇,你再取上来百八十个美女回来,我也替你您挡着娘的乱棍。”

反正好说歹说,总是劝得他奶奶打消了主意。说起来,他听林如海洗脑多了,也觉得小妾这种生物,是正常人类所不能理解的。

不过,被疑似不能生育的柳氏,三年之后似乎找到了生孩子的窍门儿。先是一举得子,接着又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小儿子,年方两岁。是在贾敏他们离都之后,才出生的。贾敏向来只能看着信脑补,本以为这次能见见了,谁知人家没带孩子来。

柳氏刚刚说的原因,恐怕也只是一部分。杨泽与现任太子关系,柳氏以前也常出入宁王府,特别是又成了亲家,更是常来常往。两家的孩子也混得挺熟了,现在冒然带着孩子过来,就要跟太子的儿子疏远,这不是柳氏所乐见的。

贾敏大约能猜中她的心思,也很理解。因此也没说别的话。到是劝了柳氏一下:“在我们家里住上几日,等后宅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你们再过去。”

柳氏的八卦不准,贾敏先打发儿子去骚扰袁老头,一面挥退了众人,压低了时间,跟柳氏八卦了起来。

“那钱光济家里太乱,从男到女,从上到少,我一想到那宅子就觉得膈应。”贾敏微蹙眉心。“保是那是官衙后宅,并不大好动。可家里的东西,都撤还了吧。”

柳氏到现在还微张着嘴,“怎么还有这样的人?”

“一样米养百种人么,自然各式各样的都有。”贾敏全然忘了,当初听到消息时,自己被刷新的三观。

柳氏吃惊过后,也是恶心,直接拍板同意:“行。我们住上几日,都收拾好了,再搬进去。”

前院的杨泽跟林如海说话非常的实在,“我那个大儿子。如今去做了琛儿的伴读,想着若是跟我们来了,关系不免就淡了,我就没让他来。”说白了。他能年纪轻轻做到四品,又是到苏州这样一个繁华之地,大部分还是借了太子萧谨的光儿。因此。他想让儿子团结在未来太子的身边,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芳芳、菲菲几人,也确实是小些,身子骨弱些。我这次出来的急,路中很赶,怕再累着他们,就没带来。”

林如海点头表示明白,“孩子的身体和前程重要。”

两人闲话家常完了,才慢慢聊到政事。林如海先问:“两江总督是谁,你可知道?”

杨泽列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太子的老丈人崔伯父,还有一个是云贵总督郑同善。”他随意挟了个鸡爪啃着,非常的没有形象,“那些蠢材都以为圣人肯定会用崔伯父总督两江,人都糊到门上去了,天天围着府,吓得崔伯父紧闭府门,连家都不敢出。”

他举着个啃了一半的鸡爪子,指示林如海给他倒酒,还不忘毒舌的吐嘈人,“也不想相,圣人是想给太子铺路。可是圣人还没死,这个天下还是掌在圣人手中。两江总督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可能放上太子的老丈人。”

“那焦继勋怎么死的,还不是跟鲁王搅和到了一起,才让圣人出手拍他的。若他还老老实实的跟着圣人,犯再大的错,都不会在这时候动他的。”

“圣人能放咱们两个到江南来,又允你插手江南事物,给了极大权利,已经是格外宽仁了。这些混|蛋看不清形势便罢,还一窝蜂似的起哄,一点忙帮不上不说,还竟给太子添麻烦!”话到最后,都有些恨恨的味道。

林如海笑道:“放心,圣人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立的太子,不会反悔的。”他又给杨泽倒了杯酒,“对了,你的意思是说,郑同善就是新任两江总督?”

杨泽肯定的点头,“虽不十分准,确也有七八分了。”

“又是位师兄。”林如海叹了口气,这个时候他才十分佩服他老师,门下学生不只数量优,质量也高啊。

杨泽挑眉:“这位师兄为人十分方正,才华、能力、手段等等都十分出众,不过最出众的是他的脾气,那可是个宁折不弯的主儿,特别的叫真。”

“就你这般吊儿锒铛的,等着被收拾吧。”

林如海呵呵一笑,心道:连袁老师都不理我了,不过是位师兄,又能怎么样了,他还能打我么!事实证明,某人确实有先见之明。

“郑师兄今年四十有八,就已一方诸侯。他若来总督两江,下一步只怕就要入阁了。”杨泽眯了眯眼,现任首辅陆士铭已六十七了,身体再硬朗还能干几年。顶多新帝上台之后,再干上三五年,帮着新帝理顺朝政,通过新手期,识相的就该退休了,还能给自己子孙在朝中留下一席之地。而他们那位师兄,从来都是个精明人。

林如海从来就没想过入阁当辅臣,这种话就是八下卦,听过就扔。他本来的理想状态就是在翰林院混吃等死了,不过皇帝不同意,非要他出来打工。他就努力在打工里找寻快乐,姑苏各种的好吃的,都被他找遍了。

林如海问过京中事之后,便混到杨泽来问江南的事儿了。林如海也不藏私。自己知道什么,就告诉杨泽什么,最后甚至连那家的鱼头好吃,那家蟹粉狮子头作得更地道,还有西湖醋鱼去哪里吃才更新鲜……等等,话题早就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

不独有偶,贾敏也在跟柳氏科谱着姑苏城里的各位官夫人,头一位说的就是江苏巡抚的老婆杨氏,“杨夫人很好相处,从不拿架子。人也和蔼。只是有一点,特别不喜欢听人奉承。”

柳氏:“……”

贾敏也是在这么长时间的交往中发现的,索性她本身就不爱奉承人,与杨夫人相处起来很融洽。“再就是江苏总兵徐大人的许夫人。这一位就更不用担心了,你见了就知道,最是妥贴不过。”

“李学政家的涂夫人,为人很爽快,便不喜欢跟那等扭捏作态的人一起。”

“布政使家的厉夫人……有些尖酸,还喜欢拨尖。有踩低捧高,不到是很识实务,决不会难为你的。”

贾敏把柳氏最常打交到的这些人一一数过,兴趣爱好、家中详情。各种姻亲关系,再到各种避讳,说的清清楚楚,她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我也只知道这些,你别当听我的,哪天你们安顿下来。我下了个贴子,把人都邀过来坐坐,你再细看。”

柳氏笑着执壶给贾敏倒杯茶,“真是辛苦你了。”

“客气了不是。”

“至于家中琐事,等你们搬了家,我派两个管事过去两天,也就齐全了。”贾敏这回出借管事,是为了帮杨家的下人,明确家常用的东西都从哪里买,那家的东西更好。还有,江南这边,胭脂水粉、布料绣件都很出名,再有几家很出名的成衣铺子,各家都是什么风格,都善长什么。还有当铺、钱庄等等,一应都要告诉杨家知道。

柳氏沉吟了一会儿,才小心的问:“不知最近可有铺子或田庄需要转让的?”

这回可是抄了不少人的家,田地庄铺,肯定要出清不少。柳氏跟着杨泽出来,也想在江南置上一些产业。当然,这是要放在她的名下,是她用自己的嫁妆买的,跟丈夫一点关系也没有。咳咳,这个年代,都讲究个聚族而居,家中长辈若在,是不能分家的。

这个不分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财政的共享。像杨泽这样的,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上交,他要用,再由他爹或者他娘发给他,自己是不允许有私人小金库的,更别说置个庄子或铺子了。一个在大家族里生的小家庭里,能合理合法的拥有私房钱的,是女主人。她们的嫁妆讲究的夫家是不能动用的,除了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女之外,若是死时,家中亲人还在,是要送回娘家的。因此,大家族里,各家最有钱的反而老婆,多数老公是没钱的。

贾敏摇了摇头,“没被查没的,都已经被人买尽了。而被查没的,还没开始发卖。”

柳氏一听,就高兴了,能被查没的,肯定都是有钱有权的,东西能次了么。“给我交个底,都有哪些地方或铺子不错。”

贾敏道:“之前那位制台,在姑苏有上好的田庄十八处,各种铺子三十余间。你们才来,不好才张扬了,只就近选两个庄子,几间铺子就完了。”

柳氏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杨泽夫妻先在林家住下,杨泽可先去上任,柳氏就派了家人在林家下人的帮助下,将府衙后宅给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大约除了房子不能动之外,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一应旧物都不用,全是换的新的。

江苏各级官员有知道的,心里明白,这是新任知府了解前任知府什么德性,心里膈应呢。还有才来上任的,不大清楚的,不免暗暗嘀咕,说杨泽太过张狂。

ps:真不好意思,才发现自己粘错了,马上来改!对不起大家了,我真是蠢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