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没御史了
作者:一笔而起      更新:2019-07-20 06:19      字数:2038

杨一清回京了。朱厚照十里之外亲迎。朱厚照没有乘辇而是骑马和杨一清聊天,我去,原来杨一清猛起来如此生猛,除了阿著的部落,草原上不再有其他鞑靼人了。朱厚照笑着说:老杨,给你封个‘靖远候’不委屈吧。杨一清乐了说:陛下看着办吧,我没意见。朱厚照接着说:给你个郡候。反正你是肯定的国公,一步到位。

这一仗最大的意义是让俄罗斯知道自己有一个强大的邻国。不到一个月,俄罗斯的国书来了,表示愿意和大明帝国保持好的友好睦邻关系。朱厚照回了信表示可以通商,在军事上也可以加大合作力度。这也去了一块朱厚照的心病毕竟两国的国境线很长,能和睦相处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决定。这样自己就可以全力搞舰队了,他已经觉得很累了,想尽快完成赌约,去一个全家都在的界面,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也可以轻松的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

正德三年,宁夏的朱寘鐇还是反了。可惜没出门呢就被何锦给抓了。何锦也因此得了个男爵。何锦很高兴因为他是跟陛下一起打过仗的知道朱厚照是什么级别的高手。这种顺手就抓了的事能混个男爵,说明陛下还记得他。朱寘鐇被押道京城,朱厚照没难为他开了朝,对朱寘鐇说,你在宁夏天天吃沙子也怪难为的,就在京城住着吧,只要你不惹事,我不会难为你,的别再胡思乱想了。诸位谁有意见?没人吭声,怕被掌嘴。朱厚照说那就散了吧,张永给他找套宅子安顿吧。张永喏了一声去办了。这让朱寘鐇真的服气了,自己活该在宁夏吃沙子。

王守仁回来了。朱厚照第一时间接见,弄了几个好菜一壶好酒。王守仁没客气,要了碗饭就开吃,朱厚照喝酒陪着。他知道王守仁没少受危险。很快王守仁把饭吃完了,朱厚照叫沏了壶好茶。王守仁喝了口茶说:乱,各级地方都很乱,社会次序不健全,他这次土改,过不了几年又会回到原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朱厚照问道:那你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王守仁想了想说:陛下我们应该成立一个拥有一定战斗力的督察组类似的部门,也许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朱厚照想了想说,你先回去休息,我们明天开个会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三角形的组织才可以。

第二天朝堂没事。只是大家对王守仁充满恨意。这对已经参悟的王守仁准圣来说,屁都不算。朱厚照把内阁的人都召在一起开了第二次高级别会议。先是王守仁说了现在几个省的突出问题。云贵川三省的多民族化的治理问题。朱厚照提出成了一个由兵部和大理寺直接管辖,的两局两院这样一个部门。成立各级别的公共安全局,主要打击目标是当地的地头蛇,和一些武装土匪最高正三品。成立城市管理局,主要职能是管理城市乡村的社会次序归府衙编制,但有独立行使权。然后设立检察院专门针对各级府衙,有特殊行使权,可以越级抓人,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证据直属大理寺也是正三品。还有就是成立法院,专门负责各种官司,以后各级衙门不再参与各类官司的审理和判决。也直属大理寺正三品。这样就把所有的工作细致化。谁也不能一手遮天了。这些部门都设记录员全程记录然后封存传上来有杨廷和总负责。众人一听都有点懵,这显然是朱厚照早已想好了的事情。朱厚照又补了一句说:以后不设巡抚一职,改成巡案。这一下炸锅了,要知道督查室的御史一般都会放一任巡抚,为的是让他们捞点钱。这巡案是没品级的,权力不小,但没人甩的,是个虚官。这很明白了,陛下这是要废了督查室。这个先例开不得。要知道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可是使尽花招,去除了宰相这一职位,现在朱厚照居然更过分,直接没有御史了,御史可是言官,这个系统太庞大了,没有了言官的督策这朝堂直上就真安静了。

可在座的都是深知朱厚照脾气的,怎么办。大家一商量说事关重大,所以要回家去好好思考一下,这会的杨廷和还没话语权呢,他依仗的正是督查室,这要是取消了自己怎么办。第二天,全不来了,刘健,谢迁,李东阳,刘大夏,马文升全部告老。朱厚照准了,然后宣布王守仁入阁任吏部尚书,杨一清入阁任兵部尚书,唐伯虎入阁,杨廷和为首辅。这个阵容算是豪华了。朱厚照想不出还有谁了。杨廷和被这天上掉下来的巨大的肉饼砸的有点晕。但他知道自己选对了,去除苛捐杂税,很对陛下的胃口,看样子这是个必须贯彻到底的国策。。

下朝之后,朱厚照让唐伯虎把几个告老还乡的重臣请了过来。还好都给面子全来了然后朱厚照很诚恳地说:各位大人劳碌了一辈子,现在告老,是真不想干了还是对我取消督查室有意见,如果是前者那我希望各位好好的度好晚年。我会责令各位家乡所在地的官员,保证各位能舒心安逸。如果是后者那真没必要。我可以很清楚地跟各位老大人说,不出五十年,御史会是一颗毒瘤,也是一场内耗的始作俑者。这么多年这么多代,哪回御史不是见人就骂?你们谁没被骂过?我也许想法幼稚些但我知道我的大方向没错,这你们都能看见。我已经安排了御医专门调理几位老爷子的身体你们可以拭目以待。

这番话说的几个老爷子没话了,陛下不错了,他们做官的时候都没享受的待遇,现在可以享受了,这说明陛下是个不忘旧情的主。也许他做的是对的。到后来很多事情得到了验证,马文升亲自写了四个大字送给朱厚照‘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