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29、 周总理违心含泪作检讨
作者:碧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08

(29、周总理违心含泪作检讨、周恩来等人来到广州,会见了主席,参加广州会议,筹备八大二次大会主席命起草《政治报告》;命周恩来写“个人检查”,要求周恩来在大会上进一步深刻检讨反冒进的错误,以肃清其在党内的消极影响。并严肃地吩咐:“不要让秘书帮忙,自己的认识自己写。”

周恩来回到北京后,沉痛地对秘书范若愚说:“我犯了反冒进的错误,要在八大二次大会上言检讨。请你到总理办公室宿舍住几天,帮我整理言材料。”

范若愚来到总理办公室领受任务。总理说:“这次写言材料,不能像过去那样我口授内容,然后你再根据内容写出书面材料。这次是检讨言,不能由别人起草,只能是我说一句,你记一句,你最后在文字上连接通顺一下。”

范秘书在总理身旁坐了下来,拿起笔,准备纪录总理的话。总理说:“我这次犯错误的问题,已经和主席当面谈过了,主要原因是思想跟不上主席,我必须要努力学习主席思想呀。”说完,就思考着,开始口授检查。

“叮呤呤……”电话铃响,总理拿起耳机。

“你好,我是周恩来,嗯……嗯,……陈云同志呀,我们只能顾全大局呀,要维护党的团结,维护主席的威信呀。……要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深刻检查。对,…理放下耳机,身体向椅子靠背上一靠,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两眼迷茫地望着窗外。

夜幕降临,范若愚开了电灯总理站起身来,低着头,踱着步,每隔几分钟挤出一句话,很难受。总理停住脚,说:“若愚呀,你先回宿舍休息吧。等我想好了一段再喊你。”范若愚明白,他在这里反倒会影响总理的思考,就默默地站起身来,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只是看了总理一眼,慢慢地离去。

总理又在办公桌前坐下来。他小臂上套着工作套袖,左手撑在额头上,右手提着笔,对着面前铺开的稿纸,久久不动,凝固了一般。他的两道浓眉庄严沉重地横亘在左手的下缘,眼皮有节奏地三秒钟一眨,三秒钟一眨,始终没有停止。目光落在稿纸上不移动,时而明锐,时而暗淡,时而清澈,时而茫然。……

有几次,总理似乎想通了什么,右手的笔触到纸上,想写什么。可是,笔刚一动,又突然停住了。僵持一瞬,又疑疑惑惑地把笔提起来。他几次落笔又几次提笔,纸面上留下了一些点状线状的印痕,不成字体不成文句。

忽然,总理放下笔,将沾污了稿纸揉成团,扔入废纸篓,重心换上一张纸。他没有重新抓笔,将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淡漠的目光凝望着天花板的某一点,像是在出神。蓦地,他眼圈忽然一红,泪水渐渐浸出来,润湿了眼角。他轻轻合上眼皮,眼角始终湿润,但始终不曾淌下泪来。

总理好难哟!他检讨什么呢?他究竟错在哪里呢?主张搞经济建设必须按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这有什么错呢?那些不顾国情、不顾客观实际的可能性、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一味追求高度的急躁冒进,怎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呢?对此进行批评、纠正,怎么就是错误?怎么就是“反马克思主义”?国务院在制定经济计划时,凡属事关路线、方针的大事,都是事先向党中央请示汇报的呀,怎么说是“封锁中央”?具体起草经济计划,这是党中央赋予的国务院的职能,怎么说是“想揽大权”、“分散主义”?难道计划的具体内容也须要事事请示党中央么?难道应该把计划的具体起草工作上推给书记处、政治局么?“既反右倾保守,又反急躁冒进,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是政治局集体决定的,你主席一个人怎么能随意批判、擅自推翻?你主席眼里还有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么?动辄就给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上纲上线,扣上什么“右倾保守”、“小脚女人”、“像蜗牛似的爬行”、“寡妇的心态”、“观潮派”、“秋后算账派”,“教条主义”、“分散主义”、“封锁中央”等帽子,甚至说“和右派相距5o米了”,这难道正常么?……

周总理百思不得其解能在大会上和主席进行争辩么?不能!绝对不能!他并不怕个人的荣辱得失,他是怕损害国家和党的大局。“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主席的领袖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党和人民选择的,维护主席的形象、权威,就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权威。如果进行争辩,主席决不会让步的。那么,他的争辩,就不仅被视为是对主席的挑战,也将被视为是对党、对人民的挑战,这不仅仅会影响主席的威信和形象,也将影响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苏联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后果,就是前车之鉴啊!更有甚者,还可能会造成党的分裂,太平天国领导集团闹分裂的后果就可能再现。啊!太可怕啦!……况且,现在争辩也于事无补,大跃进的列车已经开动,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得住……

怎么办?周总理前思后想、左右权衡,终于下定决心:顾全大局,从国家、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大局出,维护主席的权威和形象,违心检讨,主席希望检讨什么,就检讨什么。他过去也曾这样考虑过,但是,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晰、决绝。他重新提起笔来……

邓颖睡醒一觉,见时钟已经过了凌晨两点,总理还没安歇。就急忙起床来到总理办公室,见总理自己一个人正坐在办公桌前呆。邓颖没有惊动总理,径直来找范若愚。

“小范,总理独自坐在办公室呆,怎么你却睡觉来了?”邓颖着急的问。

范若愚把原因向邓大姐解释了一遍。

“哦,你作好准备,我去劝劝总理,还是由他口授内容,你来写材料,这样会快些。”邓颖说罢就走了。过了约2o分钟,又回来喊范若愚。说是总理同意了她的意见。

几天下来,范秘书把总理的检讨材料整理出来,送交总理审阅。

材料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和主席风雨同舟、朝夕与共,但是在思想上还是跟不上主席。”总理看到这段话,就把“我和主席风雨同舟、朝夕与共”用笔勾掉,叹口气说道:“你对党史知道得太少呀!”

是啊,在漫长的党的历史中,周恩来和主席的恩恩怨怨很难扯清。从1927年8月至1935年1月三次“左”倾路线(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统治中央时期,周恩来都担任中央常委、中央军委书记,都是主席的顶头上司。1956年9月1o日,主席在讲话中曾谈起了自己在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期所受的“处罚”与“打击”。他说:“至于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我的各种处分、打击,包括‘开除党籍’、‘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赶出红军等,有多少次呢?记得起来的有2o次。”“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一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后头又被封为‘一贯机会主义’。”这些“处分”和“打击”,直接、间接,或多或少,都与周恩来有些关系。例如,三十年代初期,主席在江西苏区领导肃反、抓“aB团”,搞逼供信、扩大化,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杀了很多革命同志。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亲临苏区,批评主席,制止了肃反扩大化;1931年11月的“赣南会议”又批判了主席,削弱了主席的权力等。1935年1月,周恩来主持召开了遵义会议,坚决支持主席的主张,使主席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1937年8月洛川会议,周恩来不同意主席提出的“山地游击战”;延安整风,周恩来成了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了主席的整肃;整风后,周恩来检讨了错误,竭尽全力辅佐主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卓著功勋;建国初期,周恩来曾被主席批评为“分散主义”,被削权。……

周恩来眼圈又红了,他的脑际里闪电般的掠过了和主席共事中的这些恩恩怨怨。他知道,有些旧怨,主席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他感到很难在现在的岗位继续工作下去了,他暗下决心:八大二次会议后,辞职。

周恩来继续口授,完成这个检查稿。在同秘书谈话时,周恩来流下了眼泪。后来,周恩来又逐字逐句地亲白修改,补充了几段,才打印出来,送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传阅。周恩来在起草这个言稿的十多天内,两鬓的白增添了。

邓小*平把检讨中“离右派仅差5o米”之类的无限上纲的一些话删掉了,有些话改得分量也比较轻了。他给周恩来打电话说:“写那么长干嘛!简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