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省嵬城争夺战
作者:耳朵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08

不久,准备工作做好了,辽军开始发动进攻。

在进攻发动之前,为了使后面的事情能够顺利发展,穆桂英决定先带着萧天佐去体验一下怎么在木鸟上冒着箭雨向敌发起冲击,同时也顺便从空中俯瞰一下省嵬城的地形。离山圣母的这只木鸟是一架比较大型的飞行机械,最多可以坐三个人,在坐两个人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对它的飞行性能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穆桂英和萧天佐上了木鸟,从辽营起飞,展翅扶摇上升,在爬高到大概一百丈的高度后,穆桂英校准方向,以俯冲的方式呼啸着向省嵬城扑去。萧天佐学木鸟驾驶学了一个月,对空中飞行并不陌生,但那学的时候,都是平稳慢速的安全状态,像这种高速向下俯冲,还是第一次体历,那种失重时所带来的巨大震颤,令他几乎要叫出声来,出于本能的反应,他紧紧抱住穆桂英的腰,以免自己控制不住而从木鸟上摔下去。

俯冲的过程很短,转瞬即到,在冲到省嵬城前面几十丈远处时,夏军开始放箭,那些箭矢密密麻麻,啸叫着从上下左右接连飞过,有好几次萧天佐都差点被命中,以至于控制不住地惊叫出声来:“敌人的箭来得太密了!能不能避开点?”穆桂英笑了,说:“这就对了,好好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骑木鸟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的。我就带你这一次,后面攻城时,可就要你自己驾驶了。”

萧天佐问:“那你攻城时骑什么?”

“我骑白大褂。”

“白大褂是一只天鹅,箭这么密,你不怕它被射死?”

穆桂英说:“放心吧,攻城的时候下面在激战,面向空中的箭矢不可能这么密,再说我也会尽量让白大褂不要进入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

两个人骑着木鸟在省嵬城上空盘旋着转了三个圈,把下面的地形地貌看了个清楚明白;下面的那些党项大兵们看着他俩,胳膊够不着,箭射不到,无可奈何只能干瞪眼。

随后,开始攻城了。穆桂英首先从左右两侧发起进攻。在左面的大河里,由于穆桂英设想中的那种撞城大船实在是太难造,结果只造成了两艘,勉强凑成了一对;其他的船,则要么是云梯船,要么是吊臂船,要么是运兵船。在几里长的河面上,辽军投入了一百艘船,其中攻城船六十艘,运兵的兵员补充船四十艘。

随着一声令下,辽军百舸齐发,以一种极其庞大的气势冲向省嵬城的城墙,那两艘撞城船居中,其它的船只则分散在左右。冲到城墙边后,各船各展其能,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展开猛烈的进攻。

大河虽然就在城墙脚下,但是河沿离城墙其实还有一丈多的距离,这一丈多宽的陆地是没办法架起云梯的,而这一丈多的距离再加上浅水区,就是好几丈,这也就意味着,攻城的船冲到离城墙几丈远的地方,也就是十几米远的地方时,就没办法再靠近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各船自己的奇能。

辽军的云梯船,是在船上固定了一架可伸缩的云梯(关于这种伸缩云梯,早在春秋时,鲁班就已制造出来了,所以对北宋时代的辽军来说,并没有技术上的困难)。这种云梯它有一副人字梯形状的梯脚,其中一边脚在船上,另一边脚支撑到岸上去;支撑好后,把伸缩头往上伸,搭上城头,辽军顺梯往上爬,展开进攻。在搭梯的时候,那四十艘运兵船上的辽军密集地向城头上放箭,以使城头的守军无法及时对搭梯的辽军展开攻击,掩护他们完成第一步的攻击准备。

而辽军的吊臂船,则相对来说比云梯船先进一步。这种吊臂船是一种宽体船,船中心竖起一根高高的吊杆,杆头顶上又伸出一根横杆,横杆上有吊钩,吊钩上挂吊绳,吊绳上拴吊篮,攻击的辽兵站在吊篮里,船上的人用推力杆猛力一推,吊篮就荡过去,荡到城头边后,吊篮里的人马上用一架挂梯把吊篮挂在城墙上,然后吊篮里的人顺着挂梯爬上城头,与城头的守军展开激战。最后一个爬上城头的人爬上后要负责把挂梯松开,这样吊篮就会荡回去,以便输送第二波的攻击人员。

由于辽军展开的攻击方向多多少少有点出乎戎里雄奇的意料之外(这里不是攻城的好地方),刚开始的时候党项人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攻击的船只都顺利抵达城墙边,特别是那两艘撞城船,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咚!咚!两声巨响过后,两根几乎有人腰粗的巨大撞木撞击在城墙上,直直**城墙内,强烈的震颤似乎要把这面城墙震垮塌,城头上的那些党项兵,有好些个都被震得翻倒在地。一般的船,划船手都是用手划桨;但这两艘船不同,它们上面的划船手是用脚划桨。划船手分两排排在船两边,他们把船桨绑在两只脚上,人则以半站的姿势坐着,人的前面有一根横杆,作为握手固定身体的东西。想想也能知道,手的力量怎么能跟脚比呢,脚的力量至少也比手要大上一倍以上。这两艘船每艘都配备了一百名划船手,两百条腿同时用力,再加上速度冲击,那力量就可想而知非常惊人了。

撞木撞进城墙内去后,船上的辽兵先用弓箭压住城头的守军,然后训练有素的工兵马上扑上前去,往两根撞木上铺木板,边铺边用钉子钉。有些辽兵急呀,还不等铺好,就嗷嗷叫着往前冲,冲到木板尽头尽力一跳,跳上城头,与城头的守军展开惨烈厮杀。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整整一面城墙都淹没在血雨腥风之中,颤颤发抖。

刚开始由于占了出人意料的便宜,辽军占了上风,几乎要夺城而下。不过好景不长,戎里雄奇不是白给的,在初始的慌乱过后,他马上调整了部署,随即,增援的夏军源源不断扑到,向辽军展开猛烈的反扑。辽军毕竟要从船上登城,补充的兵员除了要从运兵船上翻到攻击船上,上了攻击船后还要爬高,很是费劲。而夏军,他们是脚踏实地,直接从城内顺着坡道跑步冲上城头。一个爬一个跑,速度自然是天差地别。所以随着战斗的不断深入下去,夏军的增援部队越来越多,开始慢慢呈现出一种压倒性的优势。而辽军,则每况愈下,特别是辽军的云梯船,由于云梯太高,又是靠在城墙上,很是不安全,夏军士兵聚集到了足够人数后用力一推,呼噜——轰!那云梯就被推翻,翻倒在河里,连着船也被带翻,激起滔天的浪花。这翻在河里跟翻在岸上可是大不一样,翻在岸上还可以再次扶起来,再次使用;翻在河里怎么扶?船重的就沉下去了,不重的也会随水飘走,想要再次使用,得先把它拉倒岸上,把船翻过来。这样一来得费老鼻子劲,效率自然低。

激战到后面,城内冲上来四个身高过丈的铁塔巨汉,只见他们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柄骇人的巨斧,那巨斧的斧面有人们厨房里用的砧板两块并起来那么宽,刃口还往两边飞翘,锋利异常,尽力往下劈时,大概牛都能一劈两段。这四个巨汉冲到城头边,也不管其它的事,抡斧就去劈那两根撞木。有辽军士兵想去阻挡,那哪挡得住,他们一斧头劈过来,当即翻到好几个。辽军见无法力敌,就用箭射。可这四个夏军身上都披着重甲,有一定的抵御箭矢的能力。面对辽军的箭,他们不管不顾,一个劲的眼里只有那两根撞木。冲在前面的两个被射成刺猬摔下城去后,后面的那两个冲上来接着又砍。嘭嘭嘭,嘭嘭嘭,一斧一斧,一斧一斧,每一斧下去都震颤到人的心底格里去。终于,两根撞木经不起这种巨力的狂劈乱砍,轰隆声中被砍断,辽军的冲撞船被震得剧烈摇晃,很多士兵都被摇得摔下船去,噗通掉进水里……

这是大河这一面。再看峡谷那一面。

辽军首先把十辆巨型梭镖发射机的零部件运上峡谷城墙的对面峡谷顶,在顶上组装成完整的发射机,然后以两辆发射机为一组,在后面打桩固定一个巨粗原木制成的转轴,把铁链和绳网卷缠在这圆木转轴上,链子头拉出来挂在发射机上的梭镖头后面。

在发射梭镖之前,辽军先用投石机定点向对面投掷陶瓷瓦罐,瓦罐内装着米醋,罐口用桐油纸包着,投在石壁上后,瓦罐摔碎,米醋流出来,化蚀得那石壁嗞嗞冒气泡。接连投掷了很多轮之后,那石壁上出现了几十处与石壁整体颜色不一致的小区块。那些小区块,就是被化软了的石壁了。

在这个方面,由于怕别的将领不懂,穆桂英是亲自来指挥的,她指着那些小区块,命令调整发射机瞄准,然后一声令下,十辆发射机几乎是同时发射,嗖嗖嗖嗖嗖嗖……十根有人手臂粗的梭镖头挂带着十根铁链和五张绳网,如拉开的天幕向对面石壁扑去。这种梭镖的梭镖头是一种箭头的式样,两边带倒钩,这倒钩是活动的,射进去的时候钩头会缩进去;射进去后空间足够大的话,钩头又可以伸展出来,从而使梭镖头挂住,卡在石壁里。

果然,被米醋那么一番化蚀之后,那些化蚀区块的石壁都变得软了很多,再加上梭镖发射机的巨大射击力,十个梭镖头都被射进了石壁之内,五张绳网被拉得伸展开来,形成了五座绳网桥,绳网桥从那边一直拉到这边,把险峻的峡谷两边连通起来,形成辽军前进攻击的通道。那些防守的夏军一看,知道不好,这样一来岂不是天堑变通途了!急忙扑过来想搞破坏。穆桂英岂能让他们如愿,除了让辽军弓箭手放箭之外,还让一批特选的、经过特殊训练的辽军直接从绳网桥上往前冲;在这些人后面跟着的,才是携带着铺桥木板的工兵,进行铺桥作业……

很快,木板铺好,夏、辽两军就交上手了,激烈的厮杀在峡谷顶上、索板桥上同时进行,穆桂英自己也投入到了厮杀之中。与在大河那边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辽军也占据了上风,几乎要占领整个峡谷顶部,但很快戎里雄奇就增调兵力,控制住了局势。对于辽军来说,峡谷这一面的形势比大河那边要乐观一些,因为增兵相对容易。只是容易归容易,再容易戎里雄奇也是不可能轻易让出控制权的,他的增援兵力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穆桂英想要往前发展,奈何两只脚就好像被无形的手死死攥住了,任你使出扳天的劲,也无法往前真正挪动半步。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幅无比惨烈的景象了,两军连绵不断扑来的增援兵力就好像正、反物质迎面相撞,没有进,也没有退,全部都迅速湮没在那条狭长的峡谷之中,那谷底堆积的尸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简直有要把这条峡谷填平的趋势,那到处溢流的鲜血几乎要把整面谷壁染红。

戎里雄奇看辽军在这面死战,完全没有消退的迹象,也坐不住了,急忙亲临现场。他带来了四个超级大力士,这四人每人都抗着一把特号大刀,那刀面有一般大刀的两到三倍宽,到来之后,这四人就在夏军士兵们的掩护下,冲到索板桥上,用刀去砍那些铁链子。铁链子是索板桥的基础,索板桥是辽军赖以进攻的唯一依靠,这要被破坏,还打什么仗。穆桂英见势不好,想要去阻挡。哪那么容易,现场情况极度混乱,那四个人又被夏军士兵紧紧护卫在中心,穆桂英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那四个人都是力气特大的人,他们手里的刀也是极其锋利的超级钢刀,又重,这一刀下去,切草一样,一根链子就被砍断了。仓仓仓没几下,五座索板桥就被砍断三座,桥上夏、辽双方的士兵都惨叫着摔进峡谷之中,显然是死多活少。

五座桥只剩下两座,辽军的兵员补充可就出现问题了,两座桥的补充通道,冲过去的辽军兵员塞夏军的牙缝也塞不满哪!眼见得夏军越来越多,而辽军却越杀越少,穆桂英看形势已对自己不利,无奈,只好下令撤退。辽军一退回峡谷对面,夏军马上把剩下的那两座索板桥也砍断了。一时间,除了峡谷中堆满了死尸之外,夏、辽两军似乎重又回复了战斗前的原始状态。穆桂英第一天的大规模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回到营寨中,穆桂英把所有的高级将官都召集起来,检讨得失,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和对策。

在商讨中,有人提议说:“用船攻城,我们完全占据不到一丁点的优势,我觉得我们应该放弃这一面,只从其它两面发动进攻。”

穆桂英听了他的提议,把目光望向其他的人,众将有的说放弃,有的说要坚持,意见不是怎么太统一,最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穆桂英。穆桂英说:“其实只要稍有脑子的人就会明白,我们肯定很难从船上攻进敌人的城里去;但如果我们放弃这面不攻,敌人就会把这里的兵力抽调到其它两方面去,那么我们还是要在其它两面与他们展开厮杀,并没变得多容易。用船攻城是不是什么好主意,不过这可以牵制住敌人的兵力,而且其它两方面也同样不好打。”穆桂英这说的是实情,省嵬城地势这么险要,不论从哪方面进攻,都绝对是一场恶仗。既然哪边都不好打,那么从哪边打不都一样吗。现实就这么残酷无奈,人力徒叹奈何。

听她这样一说,那些主张放弃的人没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了。不过,有人问:“元帅你不是说有拿下省嵬城的绝妙好方法吗,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

穆桂英有点难堪地笑了笑说:“再好的绝妙好方法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在前提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方法就好不起来。”一句话,说得所有人都笑了。

第二次展开大规模进攻,穆桂英做了一些改进,在大河这一面,辽军没有像上次一样,急不可耐地马上就往城墙上扑去,而是先用弓箭与夏军展开对射,辽军的弓箭手巧妙地利用船上的物件作为阻挡,在躲避夏军还击的同时予敌以比较大的杀伤。而夏军,城头上是一片开阔地,没有阻挡物,要想有阻挡,就只能躲到城垛后面去。城垛是连体完整的,不像船上的阻挡物,躲到后面就没办法射箭了。敌人的不利,就是对自己的有利,夏军没办法射箭,辽军就开始大做攻城的准备。辽军的速度很快,所有的一切都是早就准备好的,临阵了只要照训练动作就行。那些啾啾啸叫的箭矢,成了辽军最好的掩护。等到夏军探头探脑从城垛后面探出头来时,辽军已冲了上来,抡开刀剑大砍大杀……

与此同时,在峡谷那一面,辽军也在展开着攻击。穆桂英先用投石机把大量黄豆用易碎的纸袋子装着投掷过去,那些纸袋子撞在地上裂开后,黄豆撒出来,弄得地面上到处都是,那些防守的夏军不管把脚落在哪里,几乎都是踩在黄豆上,结果一个个全部无法站稳而摔倒在地。穆桂英趁势用强弓硬弩把他们全部从峡谷顶上赶了下去。

随后,穆桂英发射梭镖头,拉绳网桥,铺木板,辽军发起冲锋,冲到对岸峡谷顶上后,前面的人飞速往地面上铺麻袋。这麻袋面积大,孔眼大,与地面的摩擦也大,人一踩,那些黄豆都被陷进孔眼里,原先的滑滚作用就消失了,再也不能使人滑倒了。辽军于是顺利拿下峡谷顶,把夏军全部压在谷顶下的坡面上,无法向上冲。

辽军拿下了峡谷顶,穆桂英马上增派兵力,辽军潮水一样地往这里涌。当兵力加强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穆桂英开始居高临下地往下发起攻击。以高击低,那是绝杀呀,夏军抵挡不住,塌天倒山一般往后退。如果穆桂英能就这么顺利地发展下去,那么省嵬城关肯定就掌握在她的手心里了。只可惜世界上的事没这么顺的,她所面对的是诡诈凶狠的戎里雄奇。

峡谷顶壁失守的消息传到戎里雄奇那里,这位党项人的统帅急眼了:“你攻我的峡谷顶,难道我不会攻击你的营寨吗。”在攻城守城的这种战斗中,几乎都是步兵起作用,骑兵明显成为了配角;而党项人最强大的,就是他们的冲锋骑兵,守城不能用骑兵,这等于是扼杀了他们一股最强大的力量。戎里雄奇岂能愿意看到这种场面?先前他之所以隐忍,那是因为辽强夏弱,他不敢贸然犯险,现在既然辽军已打了进来,险不险都已经一样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拼死一搏。

戎里雄奇也不去救援那被攻破的方向,只告诉他们咬牙撑着,他把所有的冲锋骑兵都集结起来,然后突然打开正面的城门,呐喊着向辽军展开凶猛的冲杀。这好像什么呢?就好像一个人正在追打一只到处躲藏的疯狗,突然这只狗不躲了,猛然返回身,扑上来就是一口。

辽军进攻的势头正旺,怎么也没想到戎里雄奇这个疯子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方向发动反冲击,猝不及防之下哪里挡得住,被党项人的冲锋骑兵冲得唏哩哗啦,就好像水库的堤坝被冲垮了,一败而不可收拾,足足直退出三、四十里地。那个狼狈,就甭提了。

消息传到穆桂英处,穆桂英一听,吓得浑身激灵灵打一冷战,不好,要是戎里雄奇趁势而来抄自己的后路,那可吃不了得兜着走。穆桂英不敢怠慢,急忙传令撤军。

也算是她见机得快,她带着部队刚从峡谷顶上退下来,戎里雄奇带着部队就到了,双方遭遇,又是一场惨烈厮杀。

戎里雄奇虽然靠着疯狂的狠劲取得了一次险胜,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辽强夏弱,面对穆桂英亲自带队的主攻部队,戎里雄奇也不敢过份纠缠,冲杀一阵,给穆桂英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后,就见机收队撤回了省嵬城里。穆桂英带着的是攻城部队,是步兵,自然更是不敢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退。

夏、辽两军脱离接触,穆桂英带着人马后退,与那些被冲散的辽军会合。会合之后众将你看我我看你,全部都羞愧得恨不能举刀自杀。你说这……这叫什么事,正进攻的时候被人家打了个反冲锋,反而落得一败涂地。这也太丢人现眼了!

穆桂英知道这种情况下怪谁都没用,只能说那戎里雄奇太难对付了。面对着众将自责的神情,她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大家收拾好队形,先回营安歇。

再说戎里雄奇,回到省嵬城后,也没敢有丝毫的放松,他先到被穆桂英攻破的地方视察了一番,把穆桂英没来得及带走的梭镖发射机拆散了带回来,然后把索板桥破坏掉。

做完这些后他清点了一下人马,发现只剩六万多。穆桂英这两次正面进攻,给他造成的伤亡非常大(当然,穆桂英的伤亡估计也小不了),面对着穆桂英这么个强悍凶猛的战将,就凭这么一丁点的兵力想要守住省嵬城,他心里实在是没底。思前想后,他觉得还是要向李元昊发出求救信为好。

接到戎里雄奇的求救信,李元昊也慌神了,在这个方向上,省嵬城几乎是都城兴庆府的最后屏障,辽军一旦突破省嵬城,下一个目标就要直指兴庆城了。

李元昊不敢怠慢,此时,党项有十万大军在回鹘、吐蕃方向作战,另有五万大军驻扎在宋、夏边境,这些都是重要的安全防范力量,不是说调就能轻易调得回来的。除此之外,首都还有八万禁卫军,这大概是他目前唯一能机动的部队了。可是,首都不能空无一人哪,不要连个盗贼都防不住。最终,李元昊抽调了四万大军,亲自统帅,前来救援省嵬城。

李元昊的援兵到达,穆桂英怕被腹背夹击,没敢阻挡,让开道路放他进了城。

李元昊的援兵一到,戎里雄奇的力量陡然增强,相对于穆桂英来说暂时处于了优势,于是展开主动进攻。穆桂英被击退六十里,才勉强站住阵脚。

戎里雄奇得到了增援,穆桂英自然也需要增援呀。她于是也向萧太后发出了求援信。萧太后看了求援信,眉头皱得比祁连山还高:这个戎里雄奇这么难对付?!这个时候其实不单单是李元昊无兵可派,萧太后也一样,草原上的人口可没有中原那么多,他们是以个体的质量来抵消中原的数量。在征询了众臣的意见之后,萧太后勉强凑了一支七万人的部队派往前线,同时她在回信中告诉穆桂英,如果这一次还不能取胜,那她就无兵可派了。

萧太后的回信给穆桂英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穆桂英知道,是到了该使用杀手锏,最后一击的时候了。